身為一個同樣讀過衛道中學、參加過管樂社的同性戀,
好像真的很難抗拒去看這部電影。
雖然有同種交集的人可能不下幾十幾百個,
但在知道了這樣的背景設定實在讓人莫名激動。
於是在發現後隔天就進了戲院,
因此變得我跟大部分人看的心情有點不同,
而是想努力在電影中找尋當年校園的回憶。
先來一點無雷心得:
基本上故事線就是在講阿漢和Birdy從相識一路發生各種事件,
一直到後來長大又相遇的過程。
如果你是喜歡看情節很複雜、各種劇情環環相扣的人應該會覺得很無聊,
因為整個敘事算是非常平鋪直述,也沒有什麼太驚人的轉折。
我個人沒有哭,本來還準備要大哭一場的說,但覺得比較平淡,要哭可能得細細咀嚼。
如果你是喜歡看兩個男生各種眼神交流、曖昧互動的人應該會非常開心,
因為整部電影就是完完全全聚焦這兩個人,其他人都形同背景。
另外也推薦給喜歡一部電影用不同觀點、不同角度切入就變得不一樣的人看。
所以好雷差雷可能就得單看觀影者用什麼角度欣賞了。
我是想盡量客觀所以給了普雷,
他在描述一個高中男生,在發現自己喜歡上另一個男生後的各種情感掙扎是蠻成功的,
但畢竟電影不是只有這個部分,
所以如果也把其他元素加進來就有點普通了,
我可能會推薦給喜歡看同志相關、文藝或比較我想像中日影或歐洲電影的人看,
但如果是對同性情愫比較沒興趣的人,看了可能會有種覺得不知道他們到底在糾結啥,
如果是很愛各種故事翻轉再翻轉的情節發展,也應該看前三十分鐘就想離開電影院了。
-----------------------------以下有雷--------------------------------------
簡單講,
其實就是一個人喜歡一個人,以為那個人也喜歡他,最後卻跟另一個人在一起的故事,
還蠻芭樂的,
但可能套在同性戀上就會比較動人吧,
因為自己也是同性戀反而就覺得還好。
很想知道阿漢跟神父告解的,到底是他喜歡男生,還是就單純他以為自己異男忘在吃醋,
比較高級的想法就是,他已經認定Birdy是gay、就是喜歡他,但因為世俗眼光不敢承認,
所以這個世界就是很失望、很悲傷、很壞啦,我不爽!
但問題是人家要不要喜歡你、要不要出櫃也是人家自己決定,不要擅自昭告天下好嗎。
不過這當然只是旁觀者的小吐槽,
我相信那個當下當事者應該都很難釋懷。
我國中時有跟一個同學出櫃,高中時反而沒有,
當時整個校園裡其實沒有什麼跟同性戀相關的氛圍,
但也沒有恐同的啦,我必須說,雖然是天主教學校,
大家都是很認真在讀書,要考大學這樣,
談戀愛不要說同性,連異性都很少見了,
當然也可能是因為我太邊緣。
其實我走出電影院後最想知道的是虛構的成分有多少,
因為看新聞說是導演自己故事改編,
但我邊看真的邊覺得,怎麼可能齁。
包括在宿舍霸凌、尿教官車、在走廊打架、升旗時放氣球、軍歌比賽耍特別等等這些,
我實在有點難想像當年衛道有可能會發生這些事情,
十幾年前,我讀的六年期間都沒聽說過,
難道比我更早十幾年的學長們更猛嗎。
但因為我知道這樣質疑一定會被導演或相關人士跳出來打臉,
所以就先不管這些事情的真偽。
我是覺得這些事件在醞釀兩位男主角的情感加溫上,有點難讓人投入。
阿漢當然應該就是覺得Birdy很衝、很怪,所以很動心,
那Birdy咧?
他到底是哪一秒開始喜歡上阿漢的,我很好奇。
總不可能是到他幫他打手槍吧。
就到底他們是因為這些事件,慢慢從朋友增溫昇華成愛情,
還是這兩個人根本早就一見鍾情,後面的事只是剛好發生。
糾結這個會不會很無聊,
但我覺得很重要耶,
因為我一開始一直覺得,應該都只是阿漢自己一廂情願,
Birdy只是不想要失去這個朋友,所以才把事情做的那麼絕。
但依照Birdy長大後的說法,他當時也是有喜歡他的,
那這樣後面那些事件到底在幹嗎?
Birdy是單純自己天性,所以才闖出這些禍,還是他也想做給阿漢看的。
我自己是蠻喜歡他們一起去台北的那一段,
也把這段旅程當成他們的定情之旅。
在從台北回來之後,感覺應該要因為變同班而直線上升的感情,
就因為學校開始招女生後直接變調。
我想說,啊Birdy不就要感謝教育部,不然後面是要怎麼演齁。
到底矯正阿漢這件事,真的是Birdy想做的嗎?
他到底是單純雙性戀,還就是一個喜歡阿漢的異性戀。
這轉折我不懂耶,
如果把設定改為Birdy才是信主的我還能理解,
但他明明就嚮往電影中離奇的人生,
怎麼會突然想要矯正阿漢這有點怪。
如果真的是怕什麼社會眼光、同儕壓力之類的,
他的所作所為卻完全背離這個想法,
該說他就是一個性格矛盾的人,還是人設有點失敗。
這邊請恕我做個小編輯,
在看了大家的討論後得出:
Birdy是處於一種想挑戰世俗規範,
同時又因其所得到的反饋,而想保護阿漢的狀態,
這樣就沒那麼矛盾了啦。
然後再過了一個晚上之後,我又得出了新的結論,
在最下面。
去澎湖那段我覺得,就只是想有一點漂亮的劇照和養眼的鏡頭吧,
不然各種取景都太音樂錄影帶。
其實類似的畫面去大安就好了,幹嗎跑那麼遠,應該是覺得這樣追比較感人吧。
後面直接跳到長大後的同學會,我想說,
靠,戴立忍有靠這部戲入圍台北電影獎耶,該不會要這樣再演一個小時吧,
不過還好就交代一下神父的後事,是也沒有太多的發展了。
我真的覺得長大的兩人,沒讓陳昊森和曾敬驊自己繼續演有點可惜。
長大的演員實在讓我很出戲,
情感上我就是覺得他們是兩對不同的人,真的很難帶入。
戴立忍是還好,感覺他有在努力揣摩跟陳昊森神似的感覺,
但王識賢我實在有點難接受,
我當下一直在想,
假如當年我愛上的曾敬驊長大變成了王識賢,我一定立馬買機票飛回台灣。
我發現我情感上幾乎覺得這兩段是完全無關的故事,
所以對一些劇情的無法消化,可能是來自於此。
另外出現成年班班是也有點嚇到我,
除了竟然是魏如萱演的之外,
意思是他們兩個一個被開除、一個被留校察看後還繼續談戀愛,還結婚生小孩嗎,
真的很瓊瑤耶。
而且我到底有沒有聽錯,她是也順便出櫃的意思嗎?
我男友是覺得沒有啦,但我是覺得有,
因為這段讓我想到「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裡爸爸告白的那一段,
感覺如果這是種致敬還蠻有趣的。
結果好像是我誤會了啦,哈哈。
其他失望的地方就是,除了這兩個演員以外的各種安排都有點刻意,
各種有戲劇張力的場景都像是,嗯,對的確是差不多就該演到這樣了。
一直互吼啊互吼,我是覺得聽得有點累啦。
有些當下其他角色彷彿都變成虛設一樣,
尤其辦公室打架那場真的覺得有點荒謬。
這邊解釋一下,
依我模糊的記憶印象中,阿漢和Birdy在辦公室那邊還有一段不算短的對話,
但我總覺得在當時那個氛圍下,旁邊的人應該不太可能還讓他們正常講話,
起碼Birdy爸應該會繼續打,或教官說「你們還聊什麼天啊」之類的,
當然我也明白這畢竟是電影嘛,當然還是得這樣演,
不過挑一點這樣的小毛病應該還可以吧,不是大問題啦。
大家覺得很感人的主題曲我也是覺得,嗯對啦,是該有一首定情曲啦,所以就出現了。
而且都管樂社了,怎麼最後是在彈吉他啊,
抱歉我又在糾結沒什麼意義的地方了。
就跟其他心得文講的一樣,
這部電影就是看兩個男主角的互動,
其他要盡量都無視才會覺得好看。
這大概也解釋了台北電影獎為啥真的其他都入圍不了,
其實應該連戴立忍都不用入圍吧,
我還覺得王彩樺演的比較好,
當然那種好是,嗯對啦,到這邊就該這樣演沒錯,很棒。
最後講一點身為衛道人無聊找的一些不是bug的bug好了,
但以防打臉先說,我是以我就學時的狀況來講,
說不定解嚴那時可能真的不太一樣吧。
制服的部分真的就是那樣搭配,
但我們明明就也有運動服,好像都沒出現。
另外我們其實也有公發的泳帽,是淺藍色矽膠質的,雖然大家是也都會帶自己的來。
我們學校其實沒有讓學生可以一起坐下來吃飯的地方,
是有餐廳啦,但主要是給住宿生,而且是同一寢室坐在一起,
而且是每桌自己有食物可以夾,不是buffet,哪有那麼高級。
然後我自己很在意的是,
這兩個人應該都是台中人吧,
尤其阿漢可以在被通知說Birdy在他家後,馬上從學校衝回家,
就代表他住的一定離學校很近,
那怎麼可能住校齁,
尤其他爸又那麼摳,
還是當年有要求所有人都得住校嗎。
然後如果Birdy是轉學生,他爸卻能馬上當上學生會會長也是蠻厲害的,
而學校敢在還沒知會他爸爸的狀況下,就記他兒子那麼多過實在有點超出我的想像。
然後講一個我自己的故事,
雖然我讀書的時候沒出櫃,
但我曾經有帶一本叫「起點終點」的書去學校,
那本書也是以衛道中學為背景所寫的同志小說,
當時天真的我完全不知道所謂天主教對同志是有多大的恐懼,
我竟然還借給當時的輔導室老師看,
而這個輔導室老師平常都是在課堂上教我們怎麼愛上帝的,阿門。
想想我當時沒被抓去思想改造也算是時代真的蠻進步的了啦。
反正就是一部還算有味道的小品,
可能我沒看那麼深,只是單純帶著情懷去觀影,
身為一個同樣讀過衛道中學、參加過管樂社的同性戀,
我是覺得還好啦。
不過真的很值得細細回味,多補這一句會很假掰嗎,
只能說從Birdy視角看真的會催淚許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8.40.2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01206179.A.004.html
真的,我的確都就跟著電影視角站在阿漢這邊看,所以就比較不投入
但又覺得如果我還去幫Birdy想那個想這個的會過於腦補所以就也不太敢這樣做
剛剛跟男友討論了一下
他是覺得Birdy雖然有些行為比較離經叛道但內心還是偏保守的
所以為了阿漢好還是想讓阿漢走比較輕鬆的路才會有後面那些舉動
Birdy這樣就真的是貼心的了只是從阿漢這邊看就變得有點無情
啊~看完watercolor大的心得真的有種恍然大悟的惆悵感
奇怪為啥旁人都能看得那麼清楚當事人反而都感受不到呢
不過導演應該也是總算感受到了現在才有辦法把他拍出來吧
其實願意一路追到澎湖就已經夠感人了
但不知為啥觀影當下只是一直覺得嗯這個直男真的很珍惜這段友誼呢
這個我非常明瞭,也要特別強調電影裡面的是維特中學唷,少年維特的維特,不是衛道
但就沒辦法因為我是被這個吸引去看的所以還是稍微提一下,請多包涵
厚,怎麼你們講的都讓電影變得更好看啊
我很好奇這些翻轉沒辦法也放在電影裡嗎
例如透過成年班班轉述當年Birdy的心情或是阿漢收到一封信之類的
還是這樣又太灑狗血反而無聊
抱歉我是個比較直觀的觀眾
這可能是每個人生命歷程不同導致的觀影立場不同吧
我自己在看這種跟同志有關的電影時有個蠻奇怪的想法是
如果這個角色沒有明白表示他是同志時,我就不會直接當他是同志
就跟這個角色沒有明白表示他喜歡誰的時候,我也不會當他真的喜歡誰類似
所以我才會說我前面都覺得是阿漢一廂情願
等到Birdy最後真的說出他當時其實喜歡阿漢才會那麼困惑
但看過大家的心得之後也明白了Birdy的用心良苦
我寫下的是觀影時的第一感受
所以比較直觀一點很抱歉
啊那個不算吐槽啦
只是一個校友的分享
我沒有覺得那是缺點
也不會因此對電影扣分
但畢竟我是因為這個設定背景所以被吸引去電影院的
要我不針對這部分寫一點東西有點痛苦啊
大家可以抱著一種喔~原來是這樣的心情看就好了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異男忘的經驗太多太辛苦了
導致之後對於男生對你太好都不會覺得那是愛
其實就算根本就已經確定對方是同志
他為你哭為你奔波難道他就真的喜歡你嗎
我覺得好難喔
可能我想法比較悲觀吧
除非對方直球對決
我都會當作沒這回事
阿漢喜歡男生這個我很確定啦
我糾結的是Birdy的部分
真的一直到他親口說出他的愛時我才真正確定他喜歡阿漢
前面的親吻、電話大哭、追到澎湖
我都執意用一種「只是那個情境讓他這樣做而已,他沒有喜歡阿漢」的情緒面對
很智障吧
但可能我就完全用阿漢這個角色在看這整件事吧
畢竟如果有一個我很喜歡的人,但他一直不願意喜歡我,還去喜歡別人,要我交女友
我可能得這樣想才會比較過得去
這大概是我當下的觀影角度吧
我試著帶入Birdy的角色去想像
之所以會有衝破各種枷鎖的慾望
是因為潛意識作為一個同志尋求解放
但卻仍然陷於性別認同的困境
無法接受事實
於是逼自己喜歡異性
也希望自己喜歡的人去喜歡異性
用這種方式來閃躲
這有比說他是為了保護阿漢還更說服得了我
因為我真的覺得總有更溫柔的做法吧
雖然那個年代對同志很不友善
但也沒逼你們一定要談戀愛啊
大可以就當朋友認真讀書
何必想那麼多超前部署
總是得找一個Birdy非這樣做的理由
不然對阿漢來說
在三十年後才跟我說你有喜歡我只會覺得
啊幹你是不會早點講喔
說不出口是因為他也還在渾沌中
看似貼心的舉動其實更多是逃避
完了這樣是不是要被噓更慘了
拜託大家手下留情
但應該也不會有人回了啦
還是謝謝板友的交流
蠻開心這部電影後續帶給我的那麼多思辨
必須修改一點前面的無雷心得
但其他部分就繼續留著吧
是的,我明白,
但因為已經被你引用我再做修改,這樣前後文會變得有點奇怪,
所以針對這部分的用詞我願意道歉,對不起。
但請給我一個解釋的機會,
我會這樣寫是因為,如果撇開我前面那個性別認同的困境,
我覺得那個當下沒有Birdy和阿漢非談戀愛的氛圍,
至少阿漢家裡或整個校園風氣都是,
同儕壓力好像也還好吧,至少沒演出來,
所以會覺得如果Birdy想保護阿漢,其實也不一定要透過談戀愛吧。
還是要說成Birdy想讓阿漢跟女生在一起,讓其他人可以明確知道他不是gay來保護他,
嗯~這樣好像有比較通啦,只是就會覺得他真的想很遠,
畢竟那個當下阿漢其實也還沒有因為被懷疑是gay而被霸凌或排擠,
會想到要提前預防是真的很偉大,但情感上我覺得有點超現實啊。
有看了m大的文章,這種經驗真的每個gay都會有啊,難怪大家都能那麼感同身受,
但我可能經驗沒那麼美好所以就比較難想像吧。
像我前面有說我國中有跟一個同學出櫃,其實就是因為我也以為他是,
結果就,嗯,導致了我之後都要自己別想太多了。
感謝l大解說,其實這個說法我有看到,但不知為啥就是心裡有個過不去的坎。
可能很天真地覺得好像應該還有更好的方法解決,
或是覺得那你為什麼還要找我去偷氣球,摔車為什麼還要打給我,不是要疏遠我嗎,
類似這些幫阿漢在心中吶喊,
我好像真的很難跳脫阿漢的角度去看這部電影,
我其實想辦法找的都是去合理化Birdy的行為,
好讓自己在三十年後不要那麼遺憾。
但卻忘了Birdy其實就只是個高中生,
沒辦法盡善盡美,但就是希望對方能平安地活著。
這個我知道,那這樣又要替阿漢吶喊了,為~什~麼~~~
話說我突然有點好奇那個氣球事件被學校知道有帶到來龍去脈嗎,
查到是誰放的可能還算簡單,但要知道他是放給誰的就不容易了吧,
還是氣球上有寫名字,我沒看那麼細但我以為是沒有,總不可能是Birdy自己講的,
或是就單純學校因為他們兩個走得比較近就逕自認為一定是給她的,
在那個年代好像也不是不可能啦
※ 編輯: ifthereis (125.227.206.46 臺灣), 09/28/2020 14: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