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維運

阿里雲聯合中國信通院發佈《雲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加速雲原生應用規模化落地進程

來源 | 阿里巴巴雲原生公眾號

2021 年 5 月 26 日,由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等 10 餘家單位聯合發起的《雲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文件在“雲原生產業大會”現場發佈。該架構以阿里雲、微軟雲聯合發起的開源項目“開放應用架構模型(Open Application Model,以下簡稱 OAM)”為實現基礎,旨在為雲端應用管理者提供統一的應用描述規範及開放應用程序能力管理框架,以期推動簡潔、高效、可控的雲原生應用管理與交付方式在更多行業和企業中的大規模落地。

1.JPG

如今,雲原生已經成為企業快速響應市場需求、幫助業務持續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全球數字化進程不斷加深,構建高效、敏捷、自動化的技術支持平臺成為企業塑造核心競爭力的剛性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應用研發模式向雲原生應用轉型的趨勢逐漸成為共識,使企業能夠最大化利用雲原生紅利,獲得更低的研發成本,提升業務創新效率。雲原生已經成為企業數字創新的最短路徑。

雖然已經在一些關鍵領域取得進展,但對於大部分行業和企業來說,對於雲原生的規模化應用探索仍處於初級階段。這是因為從本質上來看,雲原生是一套軟件與基礎設施架構設計的指導思想,並非能被一項具體技術所指代,存在較高門檻。因此,對雲原生技術在規模化應用時安全性、可靠性、性能、連續性等的顧慮在企業中普遍存在。CNCF 發佈的《2020 中國雲原生調查報告》中顯示,越來越多的單位正在尋求使用雲原生技術的最佳解決方案,有 42% 的用戶基於混合雲實現雲原生落地,預測未來該比例還將繼續增長。

《雲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指出,與傳統應用開發不同,依託雲計算之上的應用不再是簡單的可執行文件,需要處理大量的外部依賴,才能夠被最終用戶使用。傳統模式下,雲計算應用的開發者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來進行應用整體部署架構的設計,明確雲計算應用需要依賴的各個雲服務。這個過程中還會出現一些問題,例如雲資源分配不及時、雲服務配置不合理、應用上線過程中需要在各種雲產品之間切換等等。導致上述問題有兩大原因,一是應用不能以統一、自描述的方式定義應用與雲資源的關係;二是雲基礎設施沒有一種統一、標準、高效的方式交付給應用使用。

雲原生技術的未來,大規模普及是必然。只有以應用為中心,雲原生技術體系才能以更高效的方式為應用“輸送”基礎設施能力。開放應用架構的重要價值在於可以為廣大雲端應用管理者提供一套統一的應用描述規範,實現雲計算應用與底層平臺之間的解耦,解決應用部署和和遷移困難的問題。同時,將開發者、運維和平臺運營人員之間的關注點分離,讓不同角色專注於領域知識和能力,使應用交付變得更加高效、可靠和自動化。

2.png
圖:開放應用模型(OAM)

雲計算開放應用架構的本質是一個高度可擴展的應用定義與能力管理模型,能夠為用戶提供統一的標準化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和框架,與任何特定的容器運行時、編排軟件、雲提供商或硬件配置無關。所有遵守該接口和框架構建的平臺都可以為符合開發應用架構的應用提供服務,為用戶提供完全一致的應用管理體驗。該架構具備以下特點:

  • 開發和運維關注點分離:開發者關注業務邏輯,運維人員關注運維能力,讓不同角色更專注於領域知識和能力。
  • 平臺無關與高可擴展:應用定義與平臺實現解耦,應用描述支持跨平臺實現和可擴展性。
  • 模塊化應用部署和運維特徵:應用部署和運維能力可以描述成高層抽象模塊,開發和運維可以自由組合和支持模塊化實現。

3.png
圖:基於 KubeVela 的完整工作流

2020 年 11 月,CNCF 應用交付領域小組與OAM社區共同宣佈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標準實現 KubeVela 項目正式開源。2021 年 4 月,KubeVela v1.0 發佈,標誌著 OAM 模型在雲原生應用交付使用場景取得最大化驗證結果。KubeVela v1.0 不僅代表了穩定的 API,還代表著成熟的使用範式,證明以 OAM 為基礎的開放應用架構是一個能夠充分釋放雲原生潛力、讓最終用戶和軟件交付方從第一天開始就充分享受雲原生技術優勢的有效路徑。

4.JPG
李小平,阿里云云原生產品研發負責人

作為核心發起單位代表,阿里云云原生產品研發負責人李小平在本次會議上發表了主題為“雲原生,企業數字創新最短路徑”的現場演講,並於會後表示:“開放、標準、敏捷是雲原生技術得以快速發展的關鍵。雲原生正在幫助企業打通數字化落地的‘最後一公里’,在這樣的關鍵節點下,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定義和建設。作為雲原生領域的先行者、實踐者,阿里巴巴始終堅持將基於自身累積多年的最佳實踐回饋社會,包括為企業構建普惠的雲原生產品服務,與開發者共建雲原生生態等。2019年,我們和微軟雲共同開源了開放應用模型(OAM),又在 2020 年基於阿里、微軟、Oracle等國內外知名公司在 OAM 上的實踐經驗,和社區一同打造了 OAM 在 Kubernetes 上的完整實現 KubeVela。今天,很高興和信通院一起基於這個項目的基礎共同發佈《雲計算開放應用架構》標準,與業界一起推動雲原生的進化,幫助更多企業和開發者進行更加高效地協同,共迎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