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阿里雲開發大會「智能開發與高效運維」分論壇上,雲效請來12位阿里巴巴開發運維領域專家,聚焦分享阿里雲賦能開發者的系列工具和實踐。現場動手訓練營吸引近千位開發者體驗雲原生開發部署、代碼安全檢測修復和智能代碼補全能力。
近150位開發者在「智能開發與高效運維」專場聆聽分享
1、每次發佈前都要人工代碼評審,效率極低還不可靠?
阿里云云效代碼平臺代碼智能化負責人劉力華分享的雲效智能評審耗時預估、評審人智能推薦、語法跳轉服務等能力能大幅提升代碼評審效率。代碼內容安全保障上,敏感信息檢測、依賴包漏洞檢測、源碼漏洞檢測等技術能幫助開發者發現一些潛在的代碼安全隱患。
值得一提的是現場展示出來的代碼智能補全demo,針對演示的代碼示例,相比於IDE內置補全工具,能幫助開發者減少65%的鍵盤敲擊次數,減少57%的編碼時間,而業界同類工具,僅能減少33%的鍵盤敲擊次數。雲效代碼智能補全工具通過多模型融合技術做到智能感知代碼上下文,平均幫助開發者提升20%的編碼效率。
雲效雲原生DevOps動手展區·一名小夥子正在體驗代碼智能補全
2、8倍速提效雲應用的開發-調試-測試-發佈
哪怕1行代碼修改部署上線,你是否都要在 IDE、Git、Maven、倉庫、ECS和Kubernetes等多個雲產品之間來回切換?應用和部署架構不斷演進,開發階段服務依賴越來越複雜是不是令你頭禿?
阿里云云效產品專家倪超分享構建-部署自動化方案,能夠8倍速提效整個雲應用的開發-調試-測試-發佈過程。
3、阿里巴巴代碼平臺的倉庫加密和分佈式架構技術揭祕
《Git權威指南》作者、Git社區Committer蔣鑫和2位團隊核心成員韓欣、陳博俊,為開發者分享了倉庫加密和代碼平臺底層架構業界領先創新性突破技術。
4、微服務架構下調試卻因為本地服務太多而無法全部啟動?
關於微服務架構下調試遇到的本地服務啟動及與測試環境互聯的問題,專場嘉賓崔力強、林帆針對性地分享了用雲效KT-Connect工具實現本地和集群雙向互聯的方法和背後技術原理。這款工具還可以和雲效Flow工具強強聯手、雙劍合璧。一個負責快、一個負責穩,結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理想的雲原生髮布實踐。
5、代碼即服務——讓開發快速上雲
新時代對開發者來說是代碼即服務的時代,阿里雲技術專家王鐸分享了雲開發平臺如何幫助中小開發者快速實現代碼上雲,讓開發者真正享受到代碼即服務帶來的降本提效。
6、調用OpenAPI解決問題聽起來很簡單用起來卻老大難?
作為開發者,肯定都調用過OpenAPI,怎麼快速搜到、快速學習並快速使用?阿里雲負責OpenAPI門戶,《深入淺出 Node.js》作者田永強系統地從信息層、工具層、服務層全方位分享了阿里雲OpenAPI對開發者的支持,讓開發同學更高效地集成OpenAPI。
7、雲上資源越來越多管理成本也越來越高?
業務上雲,雲上資源管理也是個大問題。資源數量越多,管理和運維複雜度就越高,對自動化的要求也就越高。
國內最早開始接觸 Terraform 並將 Terraform 落地阿里雲的實踐者,阿里雲技術專家何貴民系統介紹了基於Terraform的雲上資源自動化管理實踐。
8、移動應用開發時崩潰、ANR、卡頓等問題令人頭大?
移動應用性能和穩定性,一直是互聯網開發者比較關注的問題,阿里集團友盟+高級技術專家李成亮分享了友盟+的應用性能和穩定性的保障實踐,讓開發者能夠構建使用流暢,崩潰率低於1‰的應用性能體驗。
觀看大會精彩回放:https://summit.aliyun.com/2021/session/691?spm=a2clf.22434069.J_6555707540.20.16c625c3yTXO9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