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先講重點。
過了要七年,沒想到被挖出中本聰親自說,我發明的Bitcoin極限是跟著摩爾定律。
而在2009年的時候就已經說當時的技術極限是50MB區塊。
更不用說在十幾年後的現在,就算用個破爛樹梅派也可以跑250MB區塊。
https://read.cash/@mtrycz/how-my-rpi4-handles-scalenets-256mb-blocks-e356213b
中本聰你怎麼背叛大家成了Bcasher呢?
Bitcoin的一個早期開發者Martii (Sirius) Malmi將他早期和中本聰通信的郵件組公開。
http://tinyurl.com/2sztuzbv
不相信的人可以自己去他建的Github看
https://mmalmi.github.io/satoshi/
我把相關內容原文節錄:
https://i.imgur.com/6KVrjMY.png

[in response to a question about scale]
100,000 block generating nodes is a good ballpark large-scale size
to think about. Propagating a transaction across the whole network
twice would consume a total of US$ 0.02 of bandwidth at today's
prices. In practice, many would be burning off excess allocated
bandwidth or unlimited plans with one of the cheaper backbones.
There could be millions of SPV clients. They only matter in how
many transactions they generate. If they pay 1 or 2 cents
transaction fees, they pay for themselves. I've coded it so you
can pay any optional amount of transaction fees you want. When the
incentive subsidy eventually tapers off, it may be necessary to put
a market-determined transaction fee on your transactions to make
sure nodes process them promptly.
To think about what a really huge transaction load would look like,
I look at the existing credit card network. I found some more
estimates about how many transactions are online purchases. It's
about 15 million tx per day for the entire e-commerce load of the
Internet worldwide. At 1KB per transaction, that would be 15GB of
bandwidth for each block generating node per day, or about two DVD
movies worth. Seems do-able even with today's technology.
Important to remember, even if Bitcoin caught on at dot-com rates
of growth, it would still take years to become any substantial
fraction of all transactions. I believe hardware has already
recently become strong enough to handle large scale, but if there's
any doubt about that, bandwidth speeds, prices, disk space and
computing power will be much greater by the time it's needed.
Satoshi
英文看不懂?那我再用AI翻譯與潤飾:
100,000個BTC完整節點(full-node)是一個合理的大規模大小的參考點。
在當今的價格下,一筆交易在整個網絡上傳播兩次將消耗總共0.02美元的頻寬成本。
實際上,許多人將使用吃到飽的較便宜骨幹網絡。未來可能有數百萬個SPV客戶端,
它們只在乎它們生成了多少交易。如果它們支付1或2美分的交易費用,
這些費用就足夠了。我已寫下程式碼,讓你可以支付任何可選的交易費用數量。
當挖礦獎勵最終逐漸減少時,可能需要對你的交易徵收市場決定的交易費用,
以確保節點及時處理它們。
為了想像一個真正巨大的交易負荷會是什麼樣子,我查看了現有的信用卡網絡。我找到了
一些關於多少交易是線上購物的估計。全球互聯網電子商務的負載約每天1500萬次交易。
每筆交易1KB計算,那將是每天每個BTC全節點15GB的網路頻寬耗用,
或大約兩張DVD電影的量。即使是用今天(2009年)的技術,看起來也是可行的。
重要的是要記住,即使比特幣以網際網路熱潮的速度迅速普及,它也需要多年時間才能
在世界交易佔主導地位。我相信硬體最近(2009年)已經足夠強大,能夠處理大規模負荷,
但如果對此有任何疑問,頻寬速度、價格、硬碟空間和計算能力在需要時將會更大。
幾個重點是:
1. 中本聰認為最終的合理手續費應該不能高於1或2美分,不然世界上絕對很多人用不起。
但現在BTC完全是為了富人與華爾街服務的,根本諷刺到極點。
更恐怖的是這成本是用2009年的頻寬成本去計算的,未來只應該越來越便宜。
2. 中本聰認為一般人跑SPV節點就已經夠用了,這就已經是中本聰的擴容方案。
而且明明白白地寫在白皮書中,一般不挖礦或是非相關企業根本沒必要跑全節點
http://satoshinakamoto.me/zh-tw/bitcoin.pdf
3. 而中本聰也提到了fee-market,但fee-market絕對是買方市場,價格往下競標。
這在中本聰的另外一封郵件中也說明得很清楚了。
#1SxOoQpz (DigiCurrency)
4. 中本聰設計的Bitcoin本來最主要目標就是成為全球的金流網際網路。
所以他用了線上購物交易量當作初步目標,就算以這個為標準。
15000/2/144=大約50MB,也就是說中本聰認為在2009年,跑50MB的區塊已經是合理的。
5. 中本聰認為Bitcoin普及需要時間,而摩爾定律是指數增長的。
所以他並不擔心會有交易量超過BTC承載能力的問題。
6. 就算真的需求增長非常快,我們還有一個法寶,就是貪婪的礦工。我後面會計算。
電子資訊很多題材本夢比很高,因為摩爾定律與相關指數增長定律嘛。
假如通訊頻寬Gilder's Law不存在,現在還在用9.6Kbps數據機滴滴答答。
那請問網路有啥屁用?連BBS都會卡,更別說現在大家都用網路在看影音內容。
假如現在大家都還在用1.44MB磁片,那請問電腦能夠處理什麼資料呢?
現代隨便一張圖都超過這個容量,更別說影音內容了。
而且這比區塊容量大了喔,聽起來很去中心化呢。
假如AI被Blockstream限制說你就是只能用CPU跑,因為這樣比較去中心化
https://i.imgur.com/J6kr0Dn.png

那ChatGPT做得出來嗎?更不用說相關的繪圖、音樂、影片生成式內容。
資訊界太多量變產生質變的東西了。
就拿最近最紅的AI當例子:
GPT-1:
發布於2018年,約有1.17億個參數。
GPT-2:
發布於2019年,提供了不同版本的模型,其中最大的版本有15億個參數。
GPT-3:
發布於2020年,具有1750億個參數,是當時最大的語言模型之一。
ChatGPT:
發布於2022年,將GPT語言模型用強化學習回饋訓練成人類喜好的聊天機器人。
GPT-4:
發布於2023年,據說有1.8兆個參數。
GPT-1連文字接龍都牛頭不對馬嘴,GPT-4已經可以多模態飛天遁地。
而區塊鏈的TPS也絕對是如此,當區塊鏈的TPS不是10,而是一千甚至一萬,乃至於百萬。
配合現在AI有非常大的算力交易需求,那創造出來的夢想有多大,我都不敢想像了。
我曾經是這麼的腦洞大開。
http://tinyurl.com/2p8xbe9d
https://tinyurl.com/45suaaab
UTXO的設計本來就易於設計出平行化驗證機制。
自己看貪婪的礦工讓算力膨脹了多少倍。
http://tinyurl.com/3e4the67
就從2014年開始算好了,那時是10PH/s,到2024年則是將近600EH/s
成長了
600,000/10=60,000
========六萬倍=======
六萬倍的算力ㄝ,結果這些算力全部砸在軍備競賽算隨機hash上了,簡直莫名其妙。
GPT-1到GPT-4的參數差距也不過一萬倍。
這些BTC算力假如能拿來直接驗證交易早不知道可讓BTC可以做出多誇張的夢出來了。
就算礦工的驗證節點的算力與頻寬只成長數百倍,那也就已經屌打VISA支付網路了。
而當初這篇討論當初一直在堅持啥維持1MB才能去中心化。
那去中心化到哪邊去了呢?
一般人根本不會因為1MB區塊就去跑BTC全節點,最多就是去買硬體錢包。
然後因為區塊空間是賣方市場,礦工根本沒必要冒風險去塞有疑慮的交易。
導致交易更容易被審查,甚至被礦工剃除。
#1bO1L_AP (DigiCurrency)
因為1MB區塊導致高手續費也使得大家對於擁有自己的錢包APP興趣缺缺。
當然更不用說去跑自己的完整節點,連錢包都沒有的人會去跑完整節點?
所以使得託管方案越來越盛行,甚至盛行到連ETF都跑出來。
然後它去中心化到12家裡面有9家都是Coinbase託管,託管再託管,連續套娃
https://blockcast.it/2023/11/30/coinbase-dominating-key-bitcoin-etf-service/
這真的很去中心化呢。
再說到LN,真的就是偽裝成現金的銀行系統,而且疊床架屋,安全性永遠補不完。
http://tinyurl.com/c499kpht
那東西我早就說了,根本不可能有普及的非託管方案,
結果現在真的一堆都是直接用託管方案,也就是銀行帳戶,然後你就要KYC了,
而且甚至也不是說有KYC就合法,你還要相關金融執照呢,不然就滾出美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5390821
說到這邊,就想到有Maxi說中本蔥算哪根蔥,有比三星蔥好吃嗎?
BTC能夠有現在的價值和中本聰無關,都是靠貪婪的大眾抬轎抬起來的。
這就讓我想到早期的時候真的很多有理想的抬轎人,他們貪婪嗎?
Gaving Andresen撒了19,700 bitcoins在無門檻水龍頭上,就為了推廣BTC。
Roger Ver則是很多早期BTC企業的天使投資人。
Pizza Day有人花了一萬BTC就為了證明Bitcoin真實可用。
這些實際推動BTC的行為在現在都只會被當白痴而已。
若是論價格的話,BTC還有理想與本夢比的時候,價格從不到一美元噴到一萬美元。
之後就開始打醬油,現在最貪婪的華爾街進場囉,大家來幫華爾街抬轎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77.24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Currency/M.1708815105.A.22A.html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10:00:51
不用30年,50年,我幾乎敢肯定今年就到了BTC就到了生命周期的高點。
NASDAQ都創了歷史新高,而BTC在放出了史上最大利多後,仍然在打醬油。
根本不需要美國政府捏死它,它自己就會走下坡了。
一個東西要長久存在靠的是剛性需求,合規合法反而只是方便大家的社會契約。
譬如這世界最古老的產業就是性產業,在很多國家包含沒有性專區的台灣都是不合法。
但就連伊斯蘭教國家都無法禁絕這古老的產業。
在十年前我完全不擔心美國要怎麼捏死BTC,因為就是有它的剛性需求。
"低甚至零手續",“速度屌打VISA支付網路”,“免KYC”,就是有它的剛性需求在。
但現在BTC的剛性需求早就差不多被拔光,BTC早就沒有它的獨特性了。
現在一般洗錢早就都改USDT,而其他低手續費支付也不會用BTC,要隱私也有更好的隱私幣
而成為一個SoV,剛好要件之一就是剛性需求,一個說要成為SoV的東西自己把剛需拔掉。
還有Blockstream本來就是一間銀行財團資金成立的公司,Blockstream只是魁儡。
Blockstream成員換誰根本不重要,反正華爾街說啥就是啥。
華爾街又不是傻了,擴容BTC來搞自己。
像上面的s大當初也是相信Segwit2x過就會擴容的比特吹。
https://i.imgur.com/oSxVurB.png

當你的發明被你的競爭對手直接控制就會是現在這種鳥樣。
中本聰在創世區塊就直接明講想要挑戰的對手是誰。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19:46:24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19:52:43
ㄜ~~你腦補的能力果然能然沒有衰退,BitcoinCore不發布2X版本,礦工要怎麼升級啦
當初BitcoinCore對於2X的反對可強烈了,還可以看到一堆Maxi戴上NO2X的帽子
https://i.imgur.com/kbYh1bV.png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20:38:42
當初BitcoinCore自己食言,在Segwit2X通過後全力反對後面2X實施。NO2X。
https://i.imgur.com/KWZXd59.jpeg

然後BTC裡面擴容派的Jeff Garzik打算完全不鳥BitcoinCore自己搞2X硬分叉。
但是後來真的到硬分叉時間時卻提早放棄失敗了,這篇寫得很詳細了。
https://0xzx.com/zh-tw/2022021316432082347.html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20:53:13
其實也不用說這麼多,今年過完就知道了,BTC看起來抗通膨只是之前遺留的慣性罷了。
而早期的BTC剛需當然就是地下交易,現在幾乎早就被USDT取代了。
而BTC日常交易變成剛需其實就跟Internet變成現代人的剛需一樣。
這是BTC佔據90%市佔成為真正的金流網際網路後的事情。
這在BTC被搞爛後當然沒人可以想像。
https://i.imgur.com/16PCywf.png

※ 編輯: DarkerDuck (114.27.77.241 臺灣), 02/25/2024 21:46:21
高雄有些收BCH商家,可以跑去體驗看看就知道怎麼玩了。我上次去高雄就去那邊吃晚餐。
https://i.imgur.com/c7vaQWA.png

https://maps.bitcoin.com/
要純收BCH不用申請任何東西,去下載Bitcoin.com錢包其實也就夠了。
收款時可以設定金額讓顧客去掃碼即可。
除非真的有專用機器,再去用pos.cash,或是Bitcoin Cash Register
https://twbitcoin.cash/bitcoin-cash-register-pos-install/
https://pos.cash/
任何可以上網開網頁的機器都可以直接變成POS機,非常方便。
當然除非是想要真的純hold不賣,否則應該都還是會想兌換成台幣。
那再申請台灣的交易所。但因為收到的可能都是小金額,進交易所提領不划算。
可以用BCHbull方案,將收到的bch hedge為法幣價值。還可以收溢價。
到了想換成台幣的時候再結算,轉到台灣的交易所換成台幣。
https://bchbull.com/
其實最早的時候交易所是完全不收提領費的,
BTC早期的時候的手續費本來就無感到交易所可以直接吸收。
但現在反而變成交易所的額外收入。
反正可以全部推給礦工要收費。
純BCH的話是有啦,沒什麼人用而已。而且不光是訂閱制,還可以pay per view微支付。
下面這BCH平台主要是成人內容,不過當然跟Patreon一樣並沒有限制一定成人內容。
https://onlycoins.com/
不用KYC,BCH存款不用等確認,馬上到帳,提領也是秒到錢包。
這就是最原本電子現金的體驗啊,你體驗過就知道為什麼本來的電子現金令人著迷。
可惜沒人用而已,幣圈都是炒NFT畫醜圖好賺多了。
假如是文字內容平台的話,read.cash用得人就多很多了
https://read.cash/
但這並非是訂閱制的,而是打賞制的。
而上面的錢包是完全自託管的,也就是錢包只存在於網頁端。
這是傳統金流系統不可能實現的方案。完全 Be your own bank
※ 編輯: DarkerDuck (1.172.74.253 臺灣), 02/26/2024 08: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