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維運

超全乾貨分享:什麼是RPA?

7月28日,阿里雲RPA4.0版本重磅發佈,為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高效、安全、可靠的服務。RPA是一款軟件機器人,能夠模擬人的行為完成軟件的交互,能夠解決跨系統、跨平臺,重複有規律的工作流程。時至今日,阿里雲RPA已被超過50萬各行各業的用戶採用,可以跟蹤到的執行總次數已突破120億次,用戶使用RPA獲得了3-10倍的效率提升。
一、什麼是RPA?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全球企業大都面臨著兩個嚴峻的挑戰:一是人力成本飆升使得企業經營成本不斷增加;二是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企業內部流程紛繁複雜,工作效率的提升跟不上業務的發展要求。
以典型的“稅務申報”場景為例:稅務申報是指納稅主體在法定的期限內利用計算機通過互聯網登錄稅務部門電子申報網站,錄入上月/上季度/上半年/全年應申報數據信息,提交申報、審核無誤後,由銀行自動從納稅人稅款專用帳戶劃轉應納稅款,完成申報納稅工作。其用戶痛點:
1.png
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以及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程度和員工的工作效率,已然成為全球企業家們迫切思考和解決的重大課題。在這一背景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便應運而生。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一種新型的技術理念,它允許通過軟件機器人基於一定規則的交互動作來模擬和執行既定的業務流程。RPA機器人如同人類一樣能夠操作各種IT應用程序,如瀏覽器、Office軟件、Java/.net等語言編寫的程序、ERP軟件(SAP/Oracle)等等。它基於設定的規則與其他各類系統進行交互,非常擅長執行那些枯燥的、繁瑣的重複性任務。它比人類做的更好,一個RPA軟件機器人:
不需要睡覺(7*24小時執行);
不會犯錯誤(除非宕機、斷電);
不拿工資(總體成本比僱員少很多)
這樣的模範型“員工” 一經出現便成為全球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
二、RPA的價值
一種新技術如果不能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不能轉化為生產力,那必將走不長遠。RPA不僅解決了企業的人力成本問題,而且通過自動化的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和員工的工作效能,已經成為國內外企業服務領域技術革新的重要一環。那麼,RPA具體能做些什麼呢?
1)將信息孤島變成信息通衢
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多元化和複雜化,業務流程變得越來越複雜,在企業內部信息孤島隨處可見,RPA的出現可以整合各個相關業務流,通過自動化的手段將業務流程的上下游串接起來,形成小規模的業務閉環。同時,通過機器人將不同信息孤島裡的數據來回傳輸,建立一整套基於數據流轉的信息通衢,可以大大提升各業務線的執行效能。
2.png
2)大大節省企業人力成本
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顯示,有53%的受訪企業人力成本佔總成本比重超過30%,有16.27%的受訪企業人力成本佔總成本比重高達50%以上。在連續幾年的調查中,白皮書發現,“成本過高”長期穩距企業經營難題之首。而RPA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在人力上的投入。據我們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一個RPA機器人平均每年的投入大概在5萬RMB左右,而一位普通的業務人員工資及各項社保支出企業至少得有10萬元以上的投入(一二線城市遠不止),因此機器人比人工便宜至少有50%左右,這大幅降低了企業人力成本,如果企業採用的RPA機器人數量多的話,邊際成本會更少。
3.png
3)提升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
根據我們觀察,很多企業已經嘗試使用業務流程管理工具(BPM)和流程再造、優化來提升業務流程執行的效率問題。但這些解決方案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業務的複雜性和跨多個部門等種種原因遇到阻力,導致其不能在整個企業範圍內得到應用。例如,雖然BPM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化流程,並消除流程步驟之間的等待和停機時間,但流程的實際執行大部分可能仍需手動。對於流程再造和優化,由於可能需要大幅改動現有業務流程並付出較高的成本,企業往往避免重新設計流程或徹底拋棄現有工作方法。
相比之下,RPA允許公司內部的單獨業務部門定製解決方案,以快速構建數字化流程,在短時間內提供顯著和可持續的價值,同時較大程度上降低總體風險。通過在部門層面構建和部署,管理人員可以快速處理重複性高且繁瑣的業務流程,從而實現效率和成本的節約,同時儘量保持靈活性。
4)不會影響企業現有IT系統的功能與穩定性(非侵入式)
與傳統的ERP、OA、CRM等IT系統不同,RPA其實運行在更高的軟件層級。這就決定了它不會侵入影響已有的軟件系統,而是在表現層對系統進行操作,從而在幫助企業提升效能的過程中,保持企業已有的IT系統功能平穩、運行可靠。
5)能最大程度的平衡開發週期和成本,且投資回報週期較短
為了提升效率水平,企業通常會選擇採取增加人工或採用傳統的模式開發軟件。現在,RPA機器人為企業提供了第三種選擇,並且優勢明顯:它既不像增加人工那樣效率不高且易出錯,也不像傳統模式開發軟件那樣需要投入較大成本及較長的開發週期。同時,易於部署的特性以及為企業帶來的開發效率上的提升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支出,縮短投資回收期。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成本優化和效率改進都是通過集中化和流程標準化來實現的,而RPA機器人對標準化流程的執行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隨著阿里雲RPA產品和生態的不斷髮展,客戶的認可與夥伴的傾情投入,阿里雲RPA的業務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獲得了行業分析師的特別關注。在Gartner在今年5月發佈的RPA全球競爭格局的調研報告中,阿里雲RPA也名列其中。接下來,阿里雲RPA還會不斷提升產品能力和客戶價值,為幫助更大範圍的用戶和更多的行業而努力!
三、阿里雲RPA協助企業開展流程自動化工作
1、協助企業完成自動化流程梳理
阿里雲RPA團隊協同夥伴,基於豐富的項目交付經驗,與企業一同梳理關鍵業務流程,完成自動化流程的設計。
1)選定適合的部門
RPA的應用場景需要符合兩大要點:大量重複(讓RPA有必要)、規則明確(讓RPA有可能)
4.png
2)梳理部門主業務流程

協同內部業務方共同梳理典型業務,畫出流程圖。

5.png

描述採用RPA機器人後新的業務自動化流程,以“稅務申報”場景為例:

7.png
3)成本收益分析
一般來說,企業採用RPA的主要目的是提效降本,在RPA實施過程中,需要核算成本和收益數據,採用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實現RPA效用的最大化。
1BCB0694-8266-49c1-8FA0-D793F1269F11.png

2、提供專業智能的RPA軟件
企業開展RPA項目,一方面要對流程進行梳理和優化,另一方面需要能力強大的RPA軟件來實現落地。阿里雲RPA軟件的哪些關鍵能力,能夠幫助企業更高效的完成RPA項目落地,並長期產生效益?
1)雙模:可視化開發模式 + 編碼開發模式
可視化模式以更低的門檻,讓業務人員共同參與到自動化流程的開發過程,從而使RPA項目的交付過程本身更加靈活高效。同時,隨著人人都用RPA的理念不斷被認可,越來越多的普通員工開始嘗試構建自己的RPA流程,提升日常工作效率,無疑,只有足夠簡單易用的可視化開發模式,才能匹配這一趨勢。
完整、強大的編碼開發模式賦能RPA工程師,協助企業實現複雜流程的開發。對於RPA工程師而言,編碼開發模式更加專業、高效。
2)無限錄製:全面覆蓋
RPA的原理是模擬人工操作,錄製人工操作是前提。哪些操作能錄製,哪些操作不能錄製,決定了RPA的使用場景和範圍。
首先是標準錄製,要全面支持:
1) Windows7~Windows10各個操作系統版本
2) IE、Chrome等瀏覽器;
3) Win32、WinForm、WPF、Java、QT等各種類型應用程序;
4) Office全系列、WPS全系列;
5) 常用的業務系統,包括SAP、用友、金蝶、Oracle等。
9.png
其次是圖像錄製。通過內置的圖像分析算法,完成圖像類控件的自動化,能夠在更為豐富的非標場景中,提供準確穩定的錄製支持,並且具有與標準錄製一致的使用體驗。
10.png
最後,在圖像錄製的場景中有很多文字類區域,針對這種類型的非標控件,需要進階的智能方法,就是OCR錄製。通過內置的OCR引擎,對控件所在區域進行文字識別,通過指定關鍵詞,對關鍵詞所在位置進行鼠標鍵盤的自動化操作
12.png
3)AI賦能:通用智能場景 + 視覺自學習
前面所講到的OCR錄製,只是在錄製過程中的一個AI賦能,而在更為多元化的業務場景中,比如電子卷宗管理、資質審核、財務報銷、 口碑分析、輿論解析等等,如何更為高效的解決流程中的問題?需要更為強大的AI能力,深度賦能RPA,提供了通用的智能化場景解決方案。
阿里雲RPA,也是達摩院賦能的RPA,基於達摩院持續輸出的世界級AI能力,在智能RPA的進程中,提供強大支撐,並不斷擴展邊界。。
13.png
除了不斷擴展的通用智能化場景,AI如何匹配企業的定製化需求。例如在票據的智能報銷場景中,如何對票據的真偽進行驗證。在實際的業務中,不同類型票據的模版結構會有差異,需要RAP提供機器自學習平臺的訓練與識別能力,解決這種模版定製化的問題。 14.png
四、RPA的未來
都說“未來已來”,RPA作為一種軟件機器人,既然是“人”,那麼就應該有眼睛、耳朵、嘴巴、有手,有腦袋,利用人工智能領域目前相對成熟的技術,RPA機器人就具有了類似於人的這些功能:
• 眼睛,利用OCR、圖像識別、語義識別等技術,RPA機器人可以“閱讀”打印和手寫的文字,實現例如發票識別,身份證識別,銀行卡識別等功能。
• 耳朵,利用語音識別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聽懂”人類對話,結合語義識別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會議記錄(文字),實時翻譯等功能。
• 嘴巴,利用語音合成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說話”,結合語音識別和語義識別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職能導遊,智能導購,智能Help Desk服務等功能;
• 手腳,利用機器手臂、自動駕駛等技術,RPA機器人可以“行動”,結合機器學習等技術就可以實現例如無人駕駛,無人物流,無人工廠等;
• 腦袋,利用統計分析、機器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RPA機器人就真正具有了智能可以像人一樣“思考、學習和決策”。
目前這些單項的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了,RPA可以將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美麗的項鍊,以客戶可以承受的價格戴在企業的脖子上,使其以更加優雅的姿態參與到日益嚴酷的市場競爭中去,佔據先機,成就未來。
15.png
在Gartner公佈的人工智能技術成熟度曲線中,RPA工具目前位於膨脹期望的峰值,企業組織尋求利用RPA削減成本、連接傳統應用、以及實現高投資回報率。
在不久的將來,RPA將廣泛應用於各個行業和領域,它不僅將被用於財務、銀行、保險等行業,還將顯示出它對製造業、航空、能源、醫藥、新零售、生物科技等行業的影響。預計到2024年,全球RPA市場將達到約87.5億美元。
RPA的下一步是機器學習、認知計算等人工智能技術。它將超越基於規則的技術,並開始結合人工智能的各種特性。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討論將從RPA轉向IPA,這種轉變將導致業務流程比現在更智能,使RPA機器人技術可以輔助或取代更廣泛的業務流程操作,成為數字化勞動力,給人類社會帶來無法估量的價值。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