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後疫情時代,這家在線教育機構如何乘“雲”而上

新冠疫情讓現代人類和國際社會經歷了大規模的隔離、分裂和碎片化,對於企業和個人都產生了難以估量的深刻影響。在疫情爆發之後,各地教育機構紛紛發佈了延長假期、延遲開學的通知,而全國一盤棋“停課不停學”讓原本已經升溫的在線教育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一、在線教育正當時,洋蔥學院拾級而上

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達到4041億元,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將達4538億元;在用戶增長上,2019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到2.61億人,2020年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9億人。無論是流量的獲取,還是用戶習慣的培養,疫情都相當於給在線教育按下了加速鍵。

在線教育賽道中的種子選手洋蔥學院(原洋蔥數學),於2013年底創建,由畢業於哈佛大學的楊臨風、畢業於杜克大學的朱若辰和前創新工場“點心OS”技術高管李諾聯合創辦,主要專注於中小學階段的互聯網普惠教育,以100%人機交互學習的教學創新模式、優質視頻課程內容的自適應學習體驗,為教師和學生提供個性化的教育服務,是最受學生和家長認可的三大在線教育品牌之一,還曾入選《2019中國中小學普惠型在線教育白皮書》。疫情期間,洋蔥學院免費開放了學習平臺,有針對性地開放了課程資源,影響力進一步擴大。

1.png

二、有的放矢,助推教育信息化建設

一場集體網課,就像一面鏡子,將各大在線教育平臺的現狀直觀地展現在公眾面前。在應對高併發、多人集中在線的需求時,平臺能夠有足夠的技術支持,才能解決網絡彈性的問題,讓老師和學生充分互動,保證不掉鏈子。為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穩固市場份額,洋蔥學院選擇了與阿里雲攜手,共同為教育信息化添磚加瓦。

在雙方交流溝通過程中,洋蔥學院提出了簡易部署、彈性擴容、在線升級的要求,表示希望能更好地節省部署時間和人員投入,充分應對業務需求的峰值波動和軟件升級所帶來的系統停機等問題。在充分評估洋蔥學院的需求後,阿里云為其量身定製了混合雲存儲解決方案。

2.png

▲方案架構

首先,阿里雲混合雲存儲實現了異構存儲系統的統一管理,改變了原來各個存儲設備自立煙囪的模式,提高了運維效率。憑藉阿里雲完整的存儲產品和服務矩陣、基於對象存儲OSS構建的全流程生態、基於數據生命週期的自動管理以及可靠穩定的系統架構,可有效提升跨省、跨洋數據訪問效率。
其次,阿里雲混合雲存儲既可以解決公有云的安全和控制問題,又能避免私有云構建費用和人力的問題,從而實現了數據在傳統IDC與雲端的無縫銜接,幫助洋蔥學院在不改變原有架構的前提下,更高效、更經濟的享受雲所帶來的便捷性。
第三,阿里雲通過OSS構建的全地域加速網絡,同時支持上傳/下載加速,非靜態內容加速,更好的解決了網絡彈性的問題,使洋蔥學院在課件文件數據共享存儲、課程錄製與回看、課程質量智能監控等場景下做到運行流暢,促進優質教育的共享。

三、混合雲存儲,為在線教育創新摁下快進鍵

“阿里雲混合雲存儲解決方案不僅滿足了數據存儲的基本需求,還可以在幾個小時內完成部署,藉助雲端的彈性優勢,存儲容量的擴容也成為一件簡單的事情,此外,也減少了軟硬件升級所導致的頻繁停機,這使我們能夠將更多的時間和資源投入到在線教育的業務創新中。”——洋蔥學院聯合創始人/CTO 李諾

以變圖存,變則通,通則久。不受時空限制的在線教育,在政策利好、信息技術浪潮以及消費升級的推動下,用戶規模將持續擴大。阿里雲依託於雲計算的基礎設施特性,能夠幫助教育機構避免業務側重複投入、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開發和運維成本,使洋蔥學院激發出更大的活力,在後疫情時代得到更多用戶的青睞。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