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KubeCon 北美前瞻|在 2020 最後,容器領域有哪些值得你關注的話題?

FF8FA91E-7144-4e9b-ACEF-0B289AE69342.png
來源 | 阿里巴巴雲原生公眾號

走過了技術和理念被廣泛接受的時期,2020 年對於雲原生的應用和發展尤為關鍵。

在剛剛過去的 雙11,阿里巴巴落地了全球最大規模的雲原生實踐,通過核心系統的全面雲原生化,使底層硬核技術升級帶來了澎湃動力和極致效能:每萬筆峰值交易的 IT 成本較四年前下降了 80%。這樣的標誌性事件讓我們看到,來到 2020 年,更多的企業開始關注雲原生為業務帶來的真正價值,越來越多的從“上雲”到“雲上”的雲原生架構轉型落地實踐正在上演。

以容器、Kubernetes、Serverless、微服務等為基石的雲原生技術之所以能夠得到快速發展並在企業中被廣泛應用,離不開開放、標準的思想,以及開源社區和廣大項目貢獻者的力量。

作為引領雲原生技術發展的風向標,由 CNCF (Cloud Native Compute Foundation)舉辦的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一直是連接全世界雲原生開發者的重要陣地,也是全球雲計算領袖共話雲原生未來方向的舞臺。北美時間 2020 年 11 月 17 日 - 20 日,來自領先的開源和雲原生社區採用者、技術人員將再一次在線上匯聚。為了保證參會用戶在虛擬會場能夠獲得更好的學習和體驗效果,2020 北美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對議題質量的審核非常嚴苛,以確保每一場演講和教程的價值。而在此次活動上阿里巴巴將帶來 7 場圍繞容器、Kubernetes、社區發展方向的演講和分享,無論是分享數量、嘉賓重量還是話題質量,都再一次成為吸引全球目光的中國雲原生技術力量焦點。

下面就讓我們先睹為快,看看在 2020 北美 KubeCon + CloudNativeCon 上阿里巴巴有哪些值得關注的話題、嘉賓和分享環節。

KubeVela:混合雲環境下的標準化雲原生應用交付系統

分享嘉賓:

鄧洪超,阿里雲高級技術專家

今日我們聽到不少用戶吶喊:“為何在 Kubernetes (K8s) 上部署應用如此困難?”從設計本質上,K8s 是一個基礎架構平臺 -- 它封裝了基礎架構層能力,但是卻並沒有解決應用層的抽象和管理問題。這就導致在不同的 k8s 集群中部署應用的定義是不一致的、針對應用的運維能力描述是不一致的,使得不同環境下用戶無法統一“應用”言語,體驗割裂且使用困難。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一個標準的應用模型和抽象來彌合應用管理與基礎架構之間的鴻溝。在這場分享中,阿里雲高級技術專家鄧洪超將介紹開放應用模型(OAM)以及它的實現項目 KubeVela,以及如何以平臺無關的方式在不同的環境下以統一的定義來部署和管理應用。他將帶來關於 OAM 和 KubeVela 的技術細節講解,以及探討如何結合雲服務和已有的開源項目來加速推進跨環境下的標準化應用管理。

如何基於 Kubernetes 和 KubeVela 統一管理雲原生應用和雲服務

分享嘉賓:

孫健波,阿里雲技術專家

隨著 K8s 體系不斷完善和成熟,基於 K8s 的應用開發實踐越來越普遍。而對於應用開發和運維人員來說,想要編排和使用雲資源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通常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在不同雲產品控制檯中逐一創建雲服務並分別進行配置。這裡的問題從本質上來說就是雲和 K8s 是兩個不同的系統,缺少操作互通的部分。

但是現在,Kubernetes 應用使用雲資源可以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本場分享會通過一場端到端的 Workshop 讓大家逐步瞭解如何通過統一、標準的方法去定義一個使用多個雲資源的應用開發模型,比如依賴管理、服務綁定和成本管理等實踐。KubeVela,Crossplane 以及 OAM 將是我們在研討會中使用的主要開源技術。

手把手教你瞭解雲原生應用交付生態的現狀與未來

分享嘉賓:

張磊(等),阿里雲高級技術專家,OAM/KubeVela 項目負責人

最近,關於 CNCF LandScape 變得越來越複雜的討論聲音很多。大家都非常樂於看到在一個不斷髮展的生態系統中有更多可供選擇的選項,但有時這種現象確實會讓人眼花繚亂。本次會議將對大家現在面臨的主要挑戰進行討論,並說明如何使用當前可用的項目解決它們,研究的範圍會從如何定義雲原生應用程序一直到在生產環境中的運行場景。無論你是要開始在 Kubernetes 上運行應用程序,還是想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這次分享都可以幫助到你,比如如何圈定在構建應用平臺時應該考慮的事項、一些優秀實踐的分享、不同的方法選型,並且聚焦在基於 OAM 和 KubeVela 標準化交付和運行應用程序,以可交互的方式快速帶大家一覽 CNCF Landscape。你也能從分享中看到一些演示代碼示例,以及在你自己的項目中作為選型參考。

Kubernetes 集群中對 Cgroup 資源控制與調度的最佳實踐

分享嘉賓:

王慶璨,阿里雲技術專家;闞俊寶,阿里雲技術專家

阿里巴巴目前已經實現數十萬個節點、數百萬個容器和數萬個應用程序的資源調度支持。許多在線服務需要在操作過程中動態調整資源限制,不能接受重啟的影響。同時還需感知物理機上 Numa 拓撲結構,減少 CPU 緩存之間的數據複製從而加速數據處理。

本次分享將介紹我們基於 Scheduling Framework 和 Cgroups Controller 實現的 cgroups 資源的調度系統,它具有可以感知 cgroups 級別資源的能力,例如 cpu、內存、blkio 等,支持 CPU 的精細化調度。Cgroups Controller 還可以支持對 Pod 進行在線調整 Pod 資源限制,而無需重啟服務。

基於 Dragonfly 實現高效、安全的雲端鏡像分發

分享嘉賓:

劉裕惺,阿里雲開發工程師;彭濤,螞蟻金服高級技術專家

隨著雲原生服務領域規模的發展,對於企業來說,如何高效地進行鏡像分發是一個新的挑戰。Dragonfly 是一個基於 P2P 的智能容器鏡像分發體系,它提供了一種本地的鏡像分發解決方案。在這個環節,劉裕惺和彭濤將介紹 Dragonfly 如何在數據中心實現更快的鏡像傳輸。此外,我們還開發了一種新的容器鏡像服務,旨在提供更高效的容器鏡像傳輸方式,並解決當前 OCI 鏡像規範中的一些突出問題。本次分享將深入解讀這個新的鏡像服務,展示它如何完善 Dragonfly 的能力,達到更加快速和安全的容器鏡像分發目標,並和大家介紹社區最近的更新以及下一步的行動方向。

Kubernetes 多租戶領域現狀和未來發展

分享嘉賓:

郭飛(等),阿里雲資深技術專家

郭飛是 CNCF Kubernetes 多租戶項目工作組的成員,致力於工作負載自動化及 Kubernetes 多租戶支持、邊緣計算支持方面的研究。本次 KubeCon 北美峰會上,郭飛將與來自 VMWare、Google 等企業的專家共同介紹 Kubernetes 多租戶項目的研究進展、應用現狀和發展方向,包括 Virtual Cluster、Multi-Tenancy Benchmarks、Hierarchical Namespace Controller 等。

關於 ContainerD 的最新進展和深度探討

分享嘉賓:

傅偉(等),阿里雲高級工程師

作為 ContainerD 項目的核心維護者,阿里雲高級工程師傅偉將與來自 Apple、IBM 等企業的項目成員一起,進行一場圍繞 ContainerD 最新進展的設計和架構介紹以及最新功能的深度研究探討,包括 NRI  NRI (Node Resource Interface)、new Sandbox API、將 CRI (Container Runtime Interface) 的實現遷移至 ContainerD 內核,以及為了更好的代理支持在遠程的 snapshotters 到鏡像分發方面所做的改進等。期待大家一起來了解如何更好地使用和貢獻 ContainerD 項目。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