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深度】十四五國家戰略對IT新基建的啟示

今年是國家十三五的最後一年,儘管面臨了疫情、貿易戰等多方面的衝擊,總理還是對這一年發展取得的成效給予了正向評價。

面對疫情和經濟內卷化的新常態,今年四月份,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央網信辦啟動了面向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的“上雲用數賦智“行動,從能力扶持、金融普惠、搭建生態等多方面幫助鼓勵企業加快數字化轉型,培育“新經濟”發展。這裡的新經濟可以理解為應對出口萎縮,內需加重形勢下的復工復產。

翌月,工信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將持續加強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創新突破和輻射滲透,立足提升數字基礎設施等“新基建”的支撐能力,促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這裡的“新基建”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信息類基礎設施,包括以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衛星互聯網為代表的通信網絡基礎設施,以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技術基礎設施,以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算力基礎設施等。
1.png

回到“上雲用數賦智”的十四五國家戰略,上雲意在夯實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信息化、數字化轉型構建堅實底盤。如果把數字化的終極目標 - 智能決策比作人類的智能,上雲等於為人體鋪設了血脈和神經中樞,連接內部運作系統與外部感官系統,並使其可以更高效地協同運作,獲得源源不斷的信息,投入資源無虞的規模化生產中。

用數意在建立數據能力平臺,促進數據應用發展,並逐步從業務驅動向數據價值驅動的服務化建設轉型。數字化中的數據能力平臺可類比於人的心臟,脫離了數據能力或數據服務談數字化轉型毫無意義。企業從內外部獲取數據建立對從客戶服務、渠道支持到內部運營、績效優化的數據支撐體系。

賦智意在基於全域數據支撐體系建立對上下游客戶及企業運營自身的數據洞察能力,以建立有據客觀的經營決策力。數據賦智相當於基於數據能力的企業大腦,供血充足既能思辨敏捷,全面建立對自身、上下游、客戶、行業的市場預期判斷能力,以降低需求預期偏差、生產供貨不足、運輸交付延期、供給過量爆倉、人員成本陡增、市場機會錯失的風險。

2.png

當代的IT基礎設施建設早已不不光是硬件資源可擴展、風火水電高冗餘、管理保障有計劃的階段了,如何配合新IT技術(如5G、物聯網、區塊鏈等),支持其催生的新商業模式。

以小編最近做的一個2B物流公司數據中心建設為例,小編之前有過物流公司的工作經驗,但沒想到2B的物流和2C的物流有如此大的差別,2B的物流相對比較封閉,上下游企業較為穩定,很難有類似菜鳥這樣顛覆性的規劃產生,但也正是因為圈子和政策面的優勢,更容易成長為標準化的2B物流行業雲。

藉著這個理念,小編也以五年規劃為期,將上雲相關的數據中心資源建設作為一期的建設目標,將與用數相關的升級並建設成為服務全公司乃至全行業的物聯網服務中心作為未來兩到三年的目標,後續的一站式物流全渠道建設將為更多上游企業提供商戶多觸點可服務、可評價、可追蹤的綜合網絡,為下游全體商戶提供全環節全指標監控、到貨質量預期、搭配商品推介的個性化體驗。

3.png
當然從實踐經驗來講,賦智階段的建設已經遠遠超過了數據中心規劃的範疇,但從企業架構的角度,外部的科技發展、客戶需求、監管變化都會導致內部架構的革新,上到業務架構,下到基礎架構,作為基礎架構的重要環節,數據中心建設就是為了積極應對外部環境變化可能會帶來的一切機遇和挑戰,越是基礎的事越沒有小事,沒有遠期的規劃也就意味著可能不斷地重複投入浪費資源。

最後發佈一則招工消息,小編最近接到一個圖書翻譯的工作,想找一兩個熟悉Spark和Databrick的夥伴一起編譯(Spark的概述可參看:【觀察】常用的流式框架(二)-- Spark與Flink),在開源社區留下自己的名字。有意者請私信。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