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蕭逸
來源 | 阿里技術公眾號
一 緣起
過去的一年,藉著《如何畫好一張架構圖?》、《2020總結(個人篇):關於個人成長的再認知》以及《2020 總結(團隊篇):招之即來,來之即戰,戰之必勝》這三篇文章的熱度,成為了2020的年度優秀作者,我個人習慣於回看自己「如何做到的」,所以藉著這篇文章也回看一下自己在寫文章過程中的一些成長,也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些啟發。
二 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
1 寫文章的底層邏輯
我還記得很多年前在劉未鵬的博客中看到了《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1]這篇文章,從那個時候開始,寫文章就像一顆種子一樣種在了我的心裡,對我的成長影響甚遠,長得枝繁葉茂。
在我看來,對於任何問題的思考,想清楚、講清楚、寫清楚是三個完全不同的維度。
「想清楚」似乎是一件比較容易的事情,特別是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圍繞某一個問題,大腦可以非常活躍的閃爍著各種各樣的靈感,這個過程有點像頭腦風暴,讓自己興奮不已,但事實是我經常會「被大腦騙的團團轉」。
「講清楚」就是發現自我被騙的過程,那些思考的閃光點一旦遇上邏輯,就會發現很難走通,對於問題的思考也遠遠沒有頭腦裡的那般流暢,於是「在腦子裡講給別人聽」就變成了一個邏輯完善的過程,在此之後才是對一個問題相對完整的思考。
「寫清楚」是一個很好的反思過程,把「講給別人聽」的邏輯,通過文字書寫出來,大腦就再也不用費力去存儲那些內容,更多的精力可以用於不斷的反思自己的觀點,體系化的完善那些觀點,因為往往寫出來的時候才發現需要有很多背景要交代,有很多思考邏輯需要斟酌,有一些漏洞會被識別,有一些自己不完整的知識體系被覺察,這個過程中的成長其實才是最寶貴的。
所以,回看我自己,「為了更好的思考」可能是我寫文章的最底層邏輯,也是一把成長的鑰匙。去年我曾在團隊的週會上分享過一個主題《有效的輸出/成果是成長的唯一指標》,而寫文章我認為就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輸出方式。
2 寫文章的兩個態度
避免「不敢寫」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擔心寫出來的文章沒人看,寫的深度不夠,觀點不清晰,怕別人覺得簡單,淺顯,幼稚等等。這個其實是沒有必要的,在我看來寫文章最重要的一個讀者其實是自己。我們可能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感受:做了很多事情,但總覺得做了就做了,沒有體系,沒有章法,感覺很散;每天很累,又感覺收穫不大。寫文章,寫日誌等等諸多文字性的輸出其實是一種很好的成長累積過程。
回看我自己寫過的30多篇文字,最開始的出發點其實是寫清楚一個技術方案,逐漸的有了一些成體系的總結輸出,再之後有了一些業務思考和個人思考,順著這些內容我能夠看到自己的成長。這些分享本身既是對外的表達,也是對內的自省,每一次有效的輸出,都是對自己成長的累積。
避免「完美主義」
這是我經常犯的問題,總覺得要寫就要寫的非常完整,透徹,妄求一步到位的「完美主義」。所以一個主題動起筆來非常非常慢,經常會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客觀理由,準備時間過長,拖延等等,同時這也給了自己非常大的壓力。到現在為止,這個點我還是克服的不太好,但有兩個基本的策略可以分享:
- 把寫作的內容先公佈出去,用別人的期待逼自己一把
- 把寫作的要求降低,只要打動自己即可
(1)逼自己一把
先把自己的Deadline定好,並且公佈出去。19年我在大麥運作「晨讀分享」機制,要求自己必須帶好這個頭,自己的Deadline只要定了,就必須要做到。所以回看那個時候發表的幾篇文章全在凌晨1點多,有一篇更是到凌晨3點,過程很辛苦,但是達成了又很有成就感,這也導致我覺得自己養成了一種不好的慣性,每次都拖到最後一刻把自己逼到絕境。最近很忙,我給自己找了客觀的理由,然後有點想要放棄,但是內心中一次一次的重新喚起來,覺得自己應該寫點什麼,不然總是有種惴惴不安,所以逼自己必須要在這一週搞定,而今天是這周的最後一天 (手動捂臉)。
(2)打動自己即可
與「不敢寫」的出發點一樣:寫文章最重要的一個讀者其實是自己,只要寫出來的內容自己覺得滿意,覺得表達的是自己真實的想法,能夠打動自己即可,不一定非要盡善盡美。以「打動自己」為原則,那麼寫作的衡量點就回歸到了初心:為了更好的思考,就可以避免各種心理障礙。回看我自己寫的文章,其實發現這個原則在螺旋式的上升,我對自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這種維度看過去,我其實也看見了自己的成長,這點又很欣慰。
三 寫什麼?
如果回到我們的初心:為了更好的思考,其實寫什麼並不重要,個人沉澱思考、總結階段性工作、技術方案、技術原理、前瞻性研究、業務思考、系統架構等等,想明白,寫下來,理解通透,這就是一種歷練。只要是有自己獨立原創,寫什麼似乎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側重在幾個維度:
- 技術方面:架構、技術原理、方案等等,提升思考能力和對於技術原理或本質的理解
- 業務方面:業務全局的理解,業務邏輯,商業/生意模式等等,刻意訓練自己的業務思考能力
- 個人方面:工作思考,成長覆盤,不斷去回看自己如何做到的,或者如何犯錯的,怎麼樣才能更好
上述三個維度在很多文章裡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而在此之外,可以通過建立自己的知識庫,日積月累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知識、認知和能力體系。
四 如何寫?
1 善於累積
我習慣於用「累積」這個詞,而不是「積累」。核心是累積的背後需要有自我的主動思考,主動取捨,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基於主題的累積,基於日常工作的思考,提升自己對一件事情的理解,不放過每一個問題背後可能帶來的收穫。除此之外,看書、聽書、讀文章,嘗試自己去劃重點,用作者的原話來去表達呈現作者原有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話對願意進行解釋,來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看看自己的差距可能在哪裡,把那些好的內容當做標杆和榜樣,一個個去學習,然後一個一個的去超越。
2 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這個詞基本上已經聽到耳朵長繭了,怎麼算刻意,如何刻意,怎麼練習,練習什麼才是最有效的,如果仔細去琢磨這背後有很多值得我們重新去思考的地方。我曾經在《我們應該花點心思去理解那些我們爛熟於心的詞》中嘗試去解讀重新理解這個詞,但也只做了一丁點解讀。
回到寫文章這件事,我覺得可以去寫有質量的工作日誌,寫工作覆盤和思考,可以模仿一些文章的套路,可以去做一些知識的遷移應用,去尋找可能的結構,逐漸建立自己的思考模型。這背後其實也是個解壓縮和再壓縮的過程,通過學習模仿,用我們自己的認知和經驗去解壓縮閱讀到的信息,然後把自己的思考、認知、經驗再壓縮成文字表達出來,儘可能減少損耗的傳遞給他人,重複「想清楚->講清楚->寫清楚」這個循環,用這樣的方式來不斷的提高自己。
3 一些技巧
以下是我自己常用的一些技巧,分享給大家。
**給自己種一顆種子,靜待發芽
**
這裡的種子可以是一個問題,可以是一個想法,也可以是某個主題,不著急很快的輸出文章,只是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去圍繞這個「種子」去閱讀,去檢索,去累積,去思考,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暗時間」,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有一天當你決定輸出點什麼的時候,這些內容就會自己跳出來。
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這個點上可以利用xmind,不用刻意去按大綱寫,想到哪裡寫到哪裡,讓大腦活躍起來,其中有兩個點我覺得很重要:
-不要讓回讀阻斷大腦的思考:寫的過程中不要回看自己已經寫好的文字,隨著思維意識向前,不要去讀自己的文字,等徹底寫完再去回看內容,再進行組織和調整,這個點特別重要。
- 讓自己的打字速度跟上思維的速度:選一個好的輸入法,我在19年用了2個月的時間從拼音輸入法轉到了雙拼輸入法,讓自己的打字速度跟上思維輸出的速度。腦子裡只要遊走一些有趣的想法,就快速用備忘錄記錄下來,不讓那些可能性流逝掉。這篇文章的內容基本上也是這樣斷斷續續記錄的點串聯起來的。
模塊化輸出
模塊化是一個重要的降低複雜性的手段,無論是做技術上還是寫文章,把那些思考的散點逐漸聚攏起來形成一個一個的模塊,之後在進行組合、修改和完善。可以先有文章的框架,然後選某一個點去模塊化,也可以先有多個模塊,再聚合成為一篇文章的框架。
五 什麼樣的文章是好文章?
上邊的文字,儘管我寫的頭頭是道,但是對於我來說,寫文章依然是一個挑戰,依然不能做到像別人一樣高產。什麼樣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我在《晨讀到底是什麼》中曾經描述過好文章的三個關鍵要素:
- 完整度,是否清晰描述來龍去脈,問題域,方案域,思考總結;
- 體系化,同一個場景的解決方案是否可以上升抽象到更通用的層次?一篇文章可能不能描述清楚所有事情,是否能用後續的分享補充,讓大家更體系化的理解整個方案或技術;
- 獨立思考,原創是必須保證的,通過文章分享的思考最好能舉一反三的作用於我們現實的問題。
除此之外,我覺得好的好文章可能還有三個層次:
- 能夠說清楚一件事,寫文章是一種表達和溝通,把思維中的想法寫下來,整理分類,表達清楚邏輯,這可能是一篇文章的基礎;
- 能夠打動自己,儘可能將內心中的想法清晰無誤的傾灑一篇文字上,把腦子中的無限可能性用邏輯表達清楚,這個過程自己一定是有收穫的,也就是一定做到了「書寫是為了更好的思考」這個初心。我自己覺得這篇文章對我自己而言基本做到了這點。
- 能帶給他人啟發和幫助,引起他人的思考。我覺得這其實是寫文章的終極目的,其評估的過程應該交給讀者,好的文章應該具有生命力。
以上算是我回看自己文章的一些經驗分享,希望對大家有用!
最後,借用陸游的一句詩來做結尾:汝欲學寫詩,功夫在詩外!
相關鏈接
[1 ]http://mindhacks.cn/2009/02/09/writing-is-better-thinking/
免費領取電子書
《PostgreSQL實戰教程》
PostgreSQL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開源數據庫之一,它以可靠性和穩定性而著稱,在處理複雜SQL方面也表現出了絕對的優勢,同時還具備許多高級功能。本書共7個章節,7位大咖從實戰出發,帶你從0到1瞭解PostgreSQL,快速掌握其核心架構及特色功能。
掃碼加阿里妹好友,回覆“psql”獲取吧~(若掃碼無效,可直接添加alimei2020、alimei5、alimei6、alime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