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維運

醫保行業 | 疫情防控

Dingtalk_20210408144230.jpg

以“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物資保障”為總體目標,依託城市大腦作為城市治理的數字基礎設施,充分體現了城市大腦“在線”、“網絡協同”和“數據智能”的特徵,利用多種互聯網觸達手段匯聚疫情數據、利用AI能力實現社區排查風險群體等實現對疫情的即時感知,並把不同角度的數據融合碰撞形成疫情精準畫像,實現對疫情防控、經濟運行和百姓民生的多線支撐,結合現有的管理體系和資源,體系化、快速搭建疫情防控指揮平臺,有效支撐起政府部門的聯防聯控、精準施策。

解決方案
Dingtalk_20210408144419.jpg

(一)疫情防控數據中心

疫情數據中心是建立在數字政府數據中臺基礎上,數據中臺提供數據採集、數據匯聚、數據清洗加工、數據標籤和數據倉庫等基礎能力,為疫情數據中心建設提供支撐。結合疫情防控需求,形成各類主題的防控數據庫,例如醫療物資數據庫、員工健康數據庫等。

(二)發熱門診登記信息系統

一線的接診醫生可在第一時間將發熱病人的信息通過系統直接上報到衛健委,系統還可以通過外部數據庫的比對,幫助醫生更加精準的確定患者感染的可能性,並採取相應措施。系統還對上報數據進行統計分析,進而支持疫情研判與資源調度。

(三)醫療物資上報與統計系統

醫院物資管理部門可將與抗疫相關的物資庫存與損耗情況實時上報,上級數據彙總,實時呈現;醫院端的上報系統可以在互聯網或者政務外網,為保證醫療物資敏感數據的安全性,彙總與分析系統將部署在政務外網,並實現兩網打通。

(四)外來人員健康登記系統

針對返程高峰帶來的疫情防控風險,在公路卡口、航空、鐵路等進入城市的入口對返城人員進行信息採集。為了避免手寫信息的低效率、容易交叉感染等問題,上線外來人員健康登記系統,面向返回城市的人員開放使用。這套系統用於由疫情防控部門採集返程人員基本信息,同時也為後期疫情風險的定位、管控和政府決策提供支持。

(五)居民小區健康登記系統

“居民小區健康登記管理系統”通過小區卡口“一小區一碼”,掃碼登記進出的管理方式,實現居民一次登記、多次掃碼進出,提升小區卡口管理效率,減少人員滯留和紙質登記的筆觸接觸;實現對小區居住人員管理,防止無關人員隨意進出小區減少社區人員流動,避免交叉感染;實現小區居家隔離人員管理,依照各地返程人員居家隔離政策,使小區管理人員快速識別、記錄、管理居家隔離人員,有效避免潛在危險人員流動帶來的疫情擴散危險。

(六)社區智能群防群控系統

針對社區、園區、小區等需要進行風險防控的重要公共場所,利用既有感知基礎設施,疫情防控部門通過將出入口和重點位置的各類傳感器上傳到雲端,藉助雲上的人工智能技術和海量的計算資源對傳感器數據進行極速分析,從而精準識別出入人員、不戴口罩人員、疫區車輛、被隔離人員等,實現普通感知設備的智能化,快速打造出“智能風險防範社區”,並減少社區管理人員與人群的接觸,大幅減輕社區一線工作者的工作量,最終成為面向區域類公共場所(社區/園區/小區)監管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的雲化防控管理工具。

(七)協同監管調度系統

本系統應用於政府需要隨時掌握企業開復工數據、企業員工來源地數據、企業員工健康狀況的場景,從而為政府疫情科學決策提供輔助支持。政府隨時掌握復工企業數量和復工企業人數等數據;根據企業員工健康打卡數據的實時上傳,掌握全市企業員工整體健康狀況,在恢復生產的同時,將疫情傳播風險防患於未然;企業員工的健康情況數據,還可與其他疫情繫統實現整合,並提供數據參照。

(八)疫情防控風險群體感知系統

疫情防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是對風險群體的狀態與行動軌跡做密切感知,這將有效防止疫情的擴散與傳播。各地的社區工作人員、廣大網格員、志願者共同建立起了一條鞏固的基層防線,不斷延伸排查鏈,加強對風險群體的滾動排查。一套高效便捷的摸排系統將極大的提高基層摸排人員的工作效率,併為各級領導實時提供風險群體健康信息,便於政府進行疫情研判、疫情及時公開與疫情防治。

(九)疫情防控風險群體摸排系統

疫情發展的過程中,衛健委等疫情防控部門需要每天對海量的外來人群進行監控、調查和回訪,單靠人力,工作量過大,不堪重負。針對傳統的網頁、小程序等方式使用率比較低,難以確保觸達率和實時性的問題,衛健委等疫情防控部門通過智能外呼機器人對高危群體進行逐個電話外呼,在對話中採集體溫、咳嗽、腹瀉等症狀數據,或確認是否有重點疫區旅行史、返程乘坐何種交通工具、接觸人群等信息。採集完成後自動進行數據彙總,形成報表,從而替代通過網格員、社區等層層人工撥打電話並彙總信息的低效方式。

(十)城市健康碼系統

防疫工作在初始爆發階段各級政府與社區、園區等組織均對本轄區進行了嚴密防控,在重要卡口和公眾場所均建立起了不同形式的個人健康信息申報與核驗制度,但是存在場景分散和不同場景申報信息標準與申報方式不一致的問題,市民需要通過支付寶、微信、釘釘甚至紙質表單反覆填報個人信息與健康狀態。尤其是目前防疫工作進入攻堅期,防止疫情輸入與擴散的同時,也要有序安排社會復工復產,市民的流動性將有所升高,急需一個省級或市級統一的電子通行憑證。市民或返程人員為自己申請在本地區的電子健康碼,一次申報,全市通用,既便利出行,也可為政府防疫工作提供信息支撐。

(十一) 疫情態勢分析系統

疫情變化迅速,疫情防控指揮和防控單元需要及時、直觀瞭解疫情態勢信息。疫情態勢分析系統通過全面匯聚疫情數據(確診/疑似人群總數、今日新增數、總數環比)、疫情態勢(發熱門診位置、發熱病例上報總數、今日新增數、總數環比)、物資數據和地圖數據,通過阿里公共雲數據可視化工具,衛健委等疫情防控部門可以構建一套智能疫情可視化大屏——疫情監控雲屏,一方面讓指揮者實時動態掌握城市疫情防控狀態,科學下好疫情防控救治“每一步棋”。另一方面,讓各疫情防控單元及時瞭解疫情防控動態信息。

應用價值

(一)快速搭建市一縣/區一鄉鎮/街道一村/社區四級防控網絡,形成各部門協同作戰能力,統一指揮、高效溝通,將可以實現防控指揮人員組織在線一體化高效溝通協同。

(二)利用城市大腦C端觸達與快速搭建應用的優勢,實現疫情數據全量匯聚、實時上報。

(三)充分利用城市大腦現有能力,綜合不同數據維度進行大數據分析比對,防控過程全面數據化呈現,快速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四)建立在線市民健康諮詢入口,加強有效風險溝通,通過網上智能問診為居民健康諮詢提供官方入口。

最佳實踐

(一)杭州數字防疫系統

自2月9日餘杭區率先在支付寶上推出健康碼,到2月11日杭州全市推廣,到浙江全省推廣,再到2月16日,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指導支付寶加速研發全國統一的疫情防控健康信息碼,只用了7天時間。數字化防疫跑出了“杭州速度”!健康碼只是杭州數字戰“疫”的縮影,作為“數字政府”標杆,杭州從疫情采集、防控隔離到治療研發,各部門都有條不紊、快速響應,市民也迅速運用起數字工具。支付寶上線的“疫情服務直通車”專題頁面,包括疫情實時播報、在線問診送藥、查詢確診通行者等線上功能;教育局的空中課堂為全市180萬師生提供在線教學服務;醫保局通過“口罩線上預約+線下配送”模式,累計為市民發放口罩15萬單……全鏈路的數字信息技術,為這座城市構築了一套全新的“數字防疫系統”。

(二)鄭州數字防疫系統

鄭州數字防疫系統累計了42大類、超過1600萬條與防疫相關的數據,形成鄭州市疫情防控的全閉環數字化綜合平臺。建成了覆蓋全市的交通卡口、居民小區和企事業單位的健康管理立體化閉環系統,利用互聯網先進技術守護全市人民健康安全,為企業復產復工提供有效科技支撐。

技術圈二維碼.JPG

加入釘釘群可享有以下權益↓
入群權益.jp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