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數智洞察 | 從IT到DT 數據和數據有啥不一樣?

作者:阿里波特
來源:阿里雲研究公眾號

640.gif

導語:
馬雲曾經在一次演講中說道:“人類正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DT時代是我們面臨的最大機遇。

DT=Data technology,“大數據”已經成為燙手的名詞,在實踐過程中,我們要避免被大量新名詞淹沒了實質表意,而應該看到名詞後面的本質,大數據是什麼,有何必要又有何用途?

01.人類社會正從數據生產的IT時代邁向挖掘數據價值的DT時代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時代是以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為主。IT時代下的社會活動是一個生產數據的過程,各行各業通過信息化升級,將企業的生產過程、物料移動、事務處理、現金流動、客戶交易等業務流程,通過特定的信息系統、網絡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資源。

DT(Data technology)時代則是把數據當成生產資料的深入挖掘和動態運用,在生產生活決策的閉環中產生作用。是以服務大眾、激發生產力為主的技術。

這兩者之間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技術的差異,但實際上是思想觀念層面的差異。信息和數據的累積,不會自動創造價值。

總的來說,IT時代是數據的靜態發現,通過信息化解決流程和效率的問題,DT時代則是把數據當成生產資料的深入挖掘和動態運用,是解決挖掘數據價值、運用數據賦能的問題。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開啟了從IT時代向DT時代轉變的新進程。

02.數據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

傳統的生產要素包括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管理、知識等,而在信息時代,數據正成為一種重要的生產要素和戰略資源。隨著信息技術和產品的普及和應用,我們所處的世界,以及生產、生活的各個環節,無時無刻不在產生著數據。數據的匯聚與融合逐步形成了大數據,資源化的數據成為驅動產業智能化的關鍵原料。

狹義的大數據是以數量巨大、來源多元、格式多樣、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徵的數據集合,而廣義的大數據除了數據集合的含義外,還包括對這些數據進行採集、存儲、管理和關聯分析,以及從中發現獲取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動能的新技術和新業態。也就是說,不僅要掌握大數據,還要通過雲計算的處理產生數據洞見,挖掘大數據背後所揭示的“知識”。大數據的價值在於可以提供儘可能多的詳盡信息,並對信息進行有效處理,以數據聚合技術、人才、資金、物資等要素,推動生產要素的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高效化利用、網絡化共享,形成全新的資源配置模式,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和經濟運作機制,提升經濟運行效率和水平。因此,大數據是一種重要的促進社會發展、保障經濟增長的戰略資源。

大數據不是一種特定的技術,它是數據資源化並通過新技術挖掘數據價值的創新模式。

03.算力、算法、數據組成“智能三螺旋”,實現數據資源智能化變現

智能是DT時代的核心,人工智能在三大核心要素的驅動下,將成為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算力、算法、數據三要素緊密結合,發生化學反應,其產物便是智能。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三者的關係:數據是輸人的生產資料,算法是處理數據資源的方法,算力則是實現算法的能力。海量數據需要強大的算力進行處理,當前以雲計算、邊緣計算等為代表的計算技術,為高效、準確、安全地進行大數據分析提供了有力支撐。然而,簡單的數據與算力配合仍舊難以發揮出數據真正的價值。要真正發現數據洞見,還需要有好的處理方法,這就需要先進的算法。以機器學習、機理模型等為代表的算法技術、能夠為使用者提供智能決策支撐和智能化分析。大量的數據為智能學習算法提供了“學習資料”:複雜的計算在業務中倒逼算力的提升;算力的增加保障了高階算法得以實現,提供了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數據處理能力;算法的演進升級可以提升效率,節約算力。“數據+算力+算法”組成“智能三螺旋”,成為驅動產業智能轉型的關鍵力量。

人類的有形資源都有邊界,唯有科技創新蘊藏著沒有邊界的無限潛能。在DT時代,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正成為推動政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基於數據資源的數據智能的相關技術與創新模式,將推動各產業的智慧化轉型。

內容來源:《數字政府2.0》 ,中信出版社,2019-10

編輯/張楠

640 (1).gif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