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2021中國5G網絡創新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由江蘇省未來網絡創新研究院、SDNLAB聯合5G網絡領域技術先鋒力量共同發起。阿里雲智能雲網絡產品線高級產品專家譚禮銓(花名李泉)發表《雲原生5G SD-WAN應用與實踐》主題演講。
雲網絡1.0-雲數據中心網絡到雲網絡2.0-雲廣域網絡,以及從2020年開始的雲網絡3.0-應用-雲-邊-端一體網絡。雲邊端一體是指雲以多種形態(中心雲/本地雲/邊緣雲等)呈現的一張網絡,實現產品一樣,體驗一致。端的方面,實現萬物一鍵上雲,即每個端接電就可以上雲。在應用方面,當越來越多的應用上雲後,雲網絡作為載體,網絡和應用會更深度的融合。此階段將實現萬物互聯,關鍵技術包括5G/邊緣和IoT。
面向產業互聯網時代,全社會都在數字化轉型,李泉認為,未來傳統企業上雲網絡的主流方式將是SD-WAN。這是因為隨著運營商網絡質量越來越優化,以及5G/邊緣計算等技術的迅猛發展,SD-WAN在底層網絡技術得到了更好的支撐,而且SD-WAN構建的私有網絡更能滿足傳統企業網絡訪問安全性需求。此外,雲原生的SD-WAN因為和雲的天然親和性,具備很多優勢。
談到和SD-WAN和5G的結合,李泉認為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SD-WAN作為網絡入口,利用5G加快落地專線和專網等;二是,5G切片和SD-WAN應用識別的結合,比如生產業務和測試業務的切分。另外,SD-WAN可以融合5G和專線,做多鏈路備份,提供更高可靠的鏈路。阿里雲正在和一些行業客戶共創5G和SD-WAN的結合方案。
阿里雲SD-WAN產品智能接入網關SAG是雲服務商中首個推出的上雲網絡產品,到今天也已經演進到了3.0階段,有很多重磅更新,包括:
1)對於5G網絡的支持,支持多運營商,多承載網絡
2)SD-WAN+雲鷹卡,實現一卡多運營商,一卡上雲
3)SD-WAN網絡功能開放,通過SDK賦能產業生態
4)SaaS應用加速,提高訪問第三方SaaS服務的質量,提升跨域應用訪問體驗
第一個是對於5G網絡的支持,通過5G承載的SD-WAN將可以給用戶提供更高質量和彈性、安全的網絡資源
首先,5G有大帶寬/低時延/海量連接能力等優勢,絕大部分業務場景都可以滿足,結合邊緣計算還可以進一步降低延遲,滿足時延更敏感的工業控制/交互類應用,讓SD-WAN應用場景更廣泛。其次,5G切片和SD-WAN具備應用識別能力,實現基於應用的端到端資源切片和靈活選路,應用SLA保證和安全管控,為企業上雲提供更加靈活的方案選擇。
第二個是一卡上雲,通過多運營商網絡環境的支持,為客戶提供更考可用的網絡服務
傳統CPE側一般情況通過有線寬帶或單個運營商的無線網絡上連,如果需要多個運營商,往往在CPE中插多張定向卡。阿里雲SD-WAN產品支持通過一張融合卡(雲鷹卡)支持3大運營商,做到網絡全覆蓋;三網一點接入,統一管理。同時自動進行網絡診斷,秒級切換到質量最高的運營商網絡,實現運營商網絡智能選路,始終保證高質量無線網絡,大大提升服務可用性,保證在網率。
第三個是開放雲網絡能力,產業共建上雲終端接入生態
首先,我們將開放雲上網絡的能力,包括SD-WAN接入網和雲上多地域互聯網絡,然後聯合生態夥伴集成,共建終端上雲生態,加速企業上雲。比如和傳統網絡設備商進行OXM合作,打造默認具備上雲能力的接入網關或者防火牆,實現傳統接入網絡一鍵上雲。
另外,把阿里雲SD-WAN能力通過SDK開放,賦能到整個產業,實現傳統設備在端側和接入側全面上雲能力:如SDK的輕量化,支持以Agent方式植入第三方設備,按需加載/卸載。傳統設備加載SDK後就具備了接入阿里雲的能力,實現平滑上雲,並且可以通過阿里雲控制檯統一運維。
第四個是對於企業SaaS應用加速的增強,以保障MNC跨域網絡服務體驗一致性
主要應用在外企GoChina和中資出海場景,大量企業全球化分支需要通過跨域網絡訪問企業SaaS服務,比如Office365,Salesforce,Zoom等。在這個場景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跨地域網絡質量問題,通過互聯網訪問經常出現延遲丟包等,體驗很差。而傳統的基於互聯網鏈路的架構優化效果不大。阿里雲網絡在SD-WAN的終端或移動APP中開啟應用加速,通過專用的跨境鏈路實現SaaS應用的加速,可以讓在總部/分支/移動辦公的用戶快速訪問到SaaS應用,實現一致性的應用體驗。
阿里雲SD-WAN獲得中國SD-WAN服務市場No.1(IDC),持續引領中國SD-WAN雲服務的發展,支持眾多企業加速上雲。阿里雲也在積極推進雲網絡的佈道和人才培養計劃,包括去年阿里雲發佈了業內首本的雲網絡白皮書和雲網絡圖書,以及和信通院一起推動了雲網絡產業發展白皮書的發表和雲網絡產業聯盟的建立。在人才培養方面,阿里雲發佈了ACNA/ACNP/ACNE的人才認證體系,打造雲計算時代的雲網絡CCIE。
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上雲已成共識;而企業上雲,網絡先行,我們希望和大家共創雲網絡技術生態,繁榮雲網絡產業,為企業上雲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