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投稿分享丨輕量應用服務器如何幫助大學生在大數據課程中高效學習

輕量應用服務器實踐徵文活動火熱進行中,在過去的7月份小書生收到了很多用戶的投稿,為我們講述了ta和輕量應用服務器之間的故事。

在7月底的一篇推文中,小書生公佈了第一批獲得陽光普照獎的用戶投稿,分享了他們的故事和相關應用實踐;而這一次,我們將分享一位大學生小趙的學習實踐,一起看看他是怎樣利用輕量應用服務器讓自己的大數據學習更加炫酷、高效

在正式分享之前,小書生先來簡單介紹一下本期投稿的作者。

小趙同學目前就讀於重慶的一所大學,他在學習Hadoop大數據課程時接觸到了阿里雲的輕量應用服務器,隨後被其快捷、方便的控制檯體驗豐富的應用部署而深深吸引,愛不釋手。而在這之前,使用個人電腦部署的虛擬機曾經讓他“苦不堪言”:個人電腦的物理資源限制、校園網動態IP導致開關機時相關的文件配置非常麻煩……

這些問題煩擾都被輕量應用服務器的“哇塞”體驗所解決,並且糾正了他提及的、似乎存在於不少大學生心中的“執念”:個人筆記本上安裝的虛擬機VMware也很好地能滿足當時的學習,用一臺雲服務器去學習有點大材小用了。

真的是這樣嗎?輕量應用服務器這麼神奇、體驗這麼哇塞嗎?使用雲服務器學習課程真的是“大材小用”嗎?讓小書生帶著大家一起,跟著他的文字一一揭曉他的答案。

一個大學生和輕量應用服務器的故事

我是一名學習大數據課程的大二學生,之前學習Linux課程的時候聽到老師講過雲服務器的事,當時覺得雲服務器對於我們來說很遙遠,很新穎;並且筆記本上安裝的虛擬機VMware也很好地能滿足當時的學習,大家都認為用一臺雲服務器去學習有點大材小用了。但隨著時間流逝,筆記本電腦本身的限制(例如配置、內存、處理速度等)以及環境的限制(特別是校園網絡,接下來我會詳細談到)讓我意識到,擁有一臺雲服務器也許是一個上乘的選擇

圖片0-雲計算.jpg

大二下學期,學校開設了Hadoop大數據技術的課程,在老師的講述下我對雲服務器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它是雲計算的產物,廉價的、可伸縮的計算能力為大數據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課堂上老師也給我們展示了他自己的雲服務器。

雖然看起來和虛擬機上的差別不是很大,但其快捷、方便,只需利用類似putty等遠程連接工具就能進入自己服務器的特點著實吸引了我,而且相關維護也可以通過網頁的服務器管理控制檯來完成;服務器上的監控,像流量、CPU使用率、內存佔用等也能直觀看到,於是我也入手了一臺雲服務器——阿里雲的輕量應用服務器。

阿里雲輕量應用服務器,是一種可快速搭建且易於管理的輕量級雲服務器;提供基於單臺服務器的應用部署安全管理運維監控等服務,一站式提升服務器使用體驗和效率

我的服務器是版本Ubuntu 16.04,1核,2GB內存,系統盤40GB;對於學生,阿里雲也給予了很多的優惠政策,讓他們也有更多的選擇。

打開輕量應用服務器管理控制檯首頁,自己服務器的狀態信息一覽無餘,也可以很方便實現服務器密碼修改,重啟,重置系統等。手機上阿里雲app登錄驗證也為安全提供保障,遇到問題也能與客服進行電話溝通解決,為自己的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阿里雲自帶的阿里源可以快速地下載所需要的安裝包,Hadoop,HBase,Spark,Hive,MongoDB,MySQL都能很好的部署在上面。相比於部署在VM虛擬機上,雲服務器提供了靜態的公網與內網IP,不管自己身處何處,藉助putty等遠程連接工具就能訪問自己的服務器。

如今大部分校園都是藉助校園網進行網絡連接,大家都是一個學號配上自己的密碼進行登錄,通常自己的電腦連上網絡,虛擬機只能利用NAT模式進行聯網,而大數據組件中關於網絡的配置文件都需要填IP地址(當然也可以選擇單機模式,但提供服務相對變少)。由於校園網一般會提供動態的IP地址,也就意味著每次關機開機都得修改相應配置文件中的IP地址,如果還有從節點,那麼工作也會變得十分繁瑣

而云服務器的靜態IP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由於現實中一般都是都幾十臺甚至上千臺的服務器集群,個人計算機不可能一次打開很多個虛擬機(通常同時開3-4個自己的電腦CPU已經快帶不動了),為了模仿現實中的情況,擁有云服務器的同學可以組建起來,構成一個小的服務器集群。

我與阿里雲服務器的故事還在繼續,願你我都能前程似錦。

本次的徵文投稿分享就到這裡了,小趙同學分享了輕量應用服務器在他學習大數據課程時帶來的多重便利;其實,輕量應用服務器還可以在很多IT類相關的課程中為學生帶來快捷方便與安全可靠的雲上體驗。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