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班學習之旅
進來﹒出去﹒上去
學,效也。效法,獲得知識,鑽研知識,讀書;
習,簡習也。學過後再溫熟反覆地學,使熟練;長期重複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習慣。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人在生活中有許多的經歷,有工作上的經歷,也有學習上的,還有社會實踐中的;有來自外界影響的,有來自別人促進的,也有來自內心蒙發的……各種各樣的經歷構成一幅幅我們學習生活的奇妙畫面。
生命中,不斷有人離開或進入,也不斷有人進入或離開。存在的、留下的、看見的、遺忘的、給予的、亦或付出的,在我們的回望之中定格。那些珍貴的部分,卻依然日久彌新,回味而悠長。
其實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在自己夢想的天空翱翔的時候,我們會要經歷一個鉅變的過程,無論這個過程包含一個什麼樣的心路歷程。
我們現在正處在一個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時期,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開闊視野,獲取各種新的知識、資訊、信息。發展的潮流因如此,不管你願不願意,接不接受,主不主動,積不積極,你亦在這股洪流中游弋盪漾沉浮。提倡全社會學習,全民學習,不分職業,不分年齡、不分學歷,不設門檻,打破限制,這是社會對我們的要求,也是我們所遇的良機,更是我們應對生活變化,迎來的激勵促進。
創業學習是我們走入職場的一種方式,不分領域、不分行業,我們都可以是一顆種子,一顆充滿活力的種子。可以為環境所影響,也可以輻射於環境。
記得已故青年演員陳曉旭,2006年在北大光華有過唯一的一次演講,講述了她從演員成功轉型為商界廣告企業家的過程。她說過:我總覺得學習得還不夠,在很多很多的時間裡迷茫。當我找到方向的時候,我自己應該有更多的時間學習,不只是生存的技能。對自己思想、道德以及各方面的積累,以及學習的感悟。我一直渴望想學到更廣闊的知識,我有一種渴求。《紅樓夢》為我打開了一扇窗,卻又向我關上了一扇門。為此,我只能重新開闢一條路,卻意外地發現它通向更美麗的遠方。
生命雖然短暫,但她對其學習之路的判斷、否定、反思、轉折、新生活提升,給予我們的依然彌足珍貴。
開啟全新旅程
記得那天,當我拿著那本厚厚的《碼出高效》的時候,心中是激動和喜悅的。以至於後來於2019 年2 月加入到第一期DIY 班,開啟未知的學習新旅程,心中始終充滿著憧憬和希望。
鼠標一點,大千世界盡收眼底。網絡教育為資源的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通道,不僅老師,而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獲取更多的學習資訊,網絡教育能給學習者帶來無窮的益處。孤盡老師倡導的DIY計算編程遠程網絡學習也是在這種大背景下應運而生,對於網絡普及和提高編程相關知識無疑是及時和有效的。
孤盡老師倡導的DIY班的學習理念就是: Deeply Inspire Yourself/ Do It Yourself:深度激發內心的求知慾和學習力/激發內心的自己,激發未來!這也就是DIY的由來。
這一新理念的提出,在學習區域引起不同凡響,更讓學習氛圍、學習熱情高漲,加入群裡學習的同學非常多。讓我們在加入DIY公益技術培訓學習的同時,深度的思考自己學習的目的,激發深層的自我動力。如何持續有效地跟進完成這一年多時間的學習,來自於徹底的自我管理和毅力。
這種業餘時間的學習,我們每個人都是成長者、受益者。讀書學問,開心明目,利於行耳。
討論話題感悟
這第一期DIY班,孤盡老師對於面向對象編程,精心準備了許多相關方面的話題,有30多個。我們必須按照要求、按照規定時間交作業,不交或遲交,每輪是進行淘汰的,就好像篩豆子一樣,每次要篩掉一點。其實老師安排的時間也還寬裕,但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同學淘汰了,其實主要是堅持的問題。
如何學習,如何堅持,拒絕拖延症,提高學習效率,在我們前期的答題中都進行了自我解讀。本來,這就是一種遠程自主學習,老師只是提供一個好的學習平臺,學與不學完全在於自己,成與不成也完全在於自己。
另外,在具體的學習點上,還有許多的基礎知識:Java基本編程語法、泛型、Lambda表達式、鎖、浮點數、集合轉數組、對象引用類型、ThreadLocal的問題根源、Classloader的祕密、微服務、String、浮點數的除零、哈希碼的計算、對象的比較、排序、JDK版本、架構設計。
後期,作業還寫了《碼出高效》的書評,寫了假期在家的個人讀書筆記,也做了評價,寫了最好的讀後感,做了個人介紹,整理了個人的所有討論話題合集。
最後,一起和團隊小夥伴們就錯誤碼平臺進行編程開發協作答辯,完成了輔助任務,通過了小組畢業的有關測試,獲得了整個學期的成果,初步完成了第一期DIY班的學習任務。
在答題的學習提高中,除了自主學習,網上搜索查閱相關的知識點,還對一些同學的答題,進行學習借鑑,找尋他的關注點。他們的答題給了我很多啟發和幫助。有前期班委的同學:劉穎越、王金樹、夏維、張兵、趙亞飛、畢來生。
還有其他同學 也非常不錯,例如周萍、曾麗平、黃國平、張浩、張振磊、劉翔、劉先強、王凱、王葭泐(jia le)、戴晨、趙滿洲、李明、姚子健、鄭玄、羅鑫、楊銘欣、吳鬆輝、尚曉斌、孟慶文、林先文、杜展飛、何康泰、田志鵬、樑朋舉、楊權、秦偉康、李凱、劉洋、朱陳傑、秦鵬飛、李向蕾、鄭宇、郭高其、張光影、王澤天、王開飛、李銘、王利軍、易真民、何劍鋒、袁學、滿冬、馬湖康等等。
而對於我的答題,同學們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和鼓勵。記得在22期話題“回顧”中,他們就選出了我的某些答題,我對他們的鼓勵和表揚表示衷心的感謝。
周萍、張光影、高至榮對於我的11次話題:引用類型;
孟慶文、李翔、樑朋舉對於我的12 次話題:ThreadLocal的問題根源;
周萍對於我的15 次話題:微服務;
曾麗平對於我的16次話題:String;
劉鵬飛對於我的19 次話題:浮點數的除零。
能收到這麼多同學的鼓勵,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我起先以為,只要不掉隊不淘汰,能跟上大部隊就可以了。沒想到我的作業居然還有同學認為做得還可以,對我答題的認可,對我的促動很大。以後每次作業都認真查找資料,按時完成。雖然質量不怎麼樣,雖然對於這些新知識新領域,大多是盲區;有恐懼、不安、緊張和茫然;但是無知無畏,硬著頭皮也要去嘗試,學習的路上不分懂與不懂,只要一起同路,爭取前行就好。
兩個核心能力
孤盡老師在DIY開班學習之初,就講了兩個核心的能力:學習如何學習的能力和快速學習的能力。對於這兩個能力,知道,但沒有深層次的思考,只是在按步就班埋頭於答題的完成之中。
很多時候,我們做事情,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等到一步步完成這些任務要求之後,舒展和釋懷之間,回想老師多次提到的這兩個核心能力,才有一種頓悟之感。
老師的階段學習安排這般邏輯和嚴謹,一扣一環,在我們答題的推進中,始終圍繞這兩個核心要點,踐行和提高這兩個學習能力,培養和具備這兩個能力。直致形成自己的學習觀、發展觀。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有幸加入到DIY學習班,參加這種公益技術培訓,我怎麼會自主的去學習這些新知識,並且還拿出時間、毅力來完成?在學習能力、理解能力有限的情況下,還願意去接觸、去嘗試,去努力堅持,我能做得到嗎?
後期我們進行了項目開發,答辯討論,孤盡老師在多次會議中,強調要建立效率優先的思維去處理學習和工作。在整個流程走過之後,才會有更深的體會。
學習,是獲取知識和掌握技能的過程。作為貫穿人類一生的事業,不可不重視,不可不努力,不可不提高。其實能夠學習和快速學習就是兩把重要的鑰匙,這應該就是DIY公益技術培訓宗旨所在。
大雁精神啟示
雁行千里排成行,團結協作齊飛翔。大雁團隊就是自然界中配合最為密切、最為科學、團隊效率最高的一種群體。大雁精神就是團隊精神!
在第一期DIY班英雄團,我們是碼出人生小組,我們就是一支大雁團隊。我們的組名“碼出人生”是劉汪洋提議的,我們的口號“指點架構,激揚代碼”則是高家琪提議的。團隊中的成員是些80末90後年輕的小帥哥,郝宇飛、劉鵬飛、高家祺、劉汪洋、李志福。他們朝氣蓬勃,富於想象力和創造力,做起事來勇往直前,敏捷而高效。能和這些年輕小夥伴組團一起開發協作,真是非常榮幸。
組長郝宇飛,團隊總指揮,負責OECP項目的管理溝通,信息的傳遞,申請錯誤碼,項目表和錯誤類型表,定義錯誤碼統一解決方案。他有氣魄,很負責,有疑問的時候去諮詢他,他非常仔細,告訴你具體怎麼去做。我們知道他平時工作很忙,經常加班,但是依然有序的保證了團隊的高效溝通與協作。
劉鵬飛,開發需求分析,支付寶的第三方登錄,模糊語義分析,搜索框說明,他在項目推進中積極主動,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好的設計方案。
高家祺,主要負責系統架構設計和Web前端開發,他是我們團隊的“小鮮肉”,是一顆閃亮的新星。在整個團隊中和劉汪洋一起生成錯誤碼平臺,他們超強的技術主導開發能力為我們所矚目和欽佩。最後班級畢業評選時,他被評選為優秀學員,獲“優秀個人獎”,我們都為他而驕傲。
劉汪洋,錯誤碼編程開發,關聯故障,根據故障查詢關聯錯誤碼,標籤搜索,導出jar包。他是我們團隊學歷最高的,而且英語專業八級,挺牛吧。在開發的具體討論中,多次為團隊獻計獻策。
李志福,後期平臺測試部署,掃描代碼,找出不在定義列中的ERROE CODE,錯誤碼檢查,AI的接入。他沉穩認真仔細,學習能力強,提建議想辦法,是技術後備軍。
我的職責主要就是負責項目過程中會議紀要的編寫,所有的文檔資料的收集整理等。這都是以前沒遇到過的新問題,不懂不會,茫茫然呢。要將自己融入團隊中,依靠集體的力量,才不會迷失方向。團隊的小夥伴們很熱心,指導和幫助我,或者是提醒我該注意哪些方面。在項目開始之初,會議紀要我也不知要怎麼寫,那些技術方面的詞又拿不準,我就去詢問郝宇飛,所以開始的那5次紀要,是他具體指導出來的。後面我就能根據總的格式寫得全面而具體些了。
我們的團隊目標明確,齊心協力,始終如一;保持一個有序的狀態,朝著一個目標飛行。團隊是個體的歸宿,個體就是團隊的基礎。
DIY班風雲展翅
在4月12 號晚上8點,第4次全體會議上,兩個小組每人做了3分鐘發言。會後,孤盡老師概括總結,提出了“十六字方針”:信任、需求、定位、效率、完成、恐懼、抗壓、演講。這對於我們今後的工作學習生活有很好的指導意義,箴言良策,應牢記在心。
在4月19號下午2點多, DIY班英雄團的OECP(One Error Code Platform)錯誤碼平臺開發項目進行最後環節。我們碼出人生小組,按預先的計劃安排,逐一進行答辯,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並榮獲團隊優勝。感謝團隊所有夥伴的堅持、努力、付出;敬業、專研、嚴謹精神值得我們總結髮揚。
為期一年多的DIY班完美謝幕了,我們慶幸能成為孤盡老師創立的DIY班第一期英雄團成員,光榮畢業,並獲得“DIY班冠軍團隊”獎。我們覺得團隊的團結協作精神極其重要。在團隊中各盡所能,合作互補,互商互量,通力協作,無往而不勝。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我們熱愛這個集體,我們熱愛這個班級。
向我們DIY班的創始人孤盡老師致敬!向一藏老師、潤瑾老師致敬!
向BAT後援隊的小夥伴們致以衷心的感謝!謝謝所有參加過DIY班的同學們!
祝賀孤盡老師《Java開發手冊》泰山版於4月22日正式發佈!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楊益萍
2020.4.24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