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導讀:本文是阿里雲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乾貨系列的開山之作,全面、詳細的剖析了RPA的概念以及RPA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 一、什麼是RPA?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全球企業大都面臨著兩個嚴峻的挑戰:一是人力成本的不斷飆升帶來了企業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二是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企業內部流程紛繁複雜,工作效率的提升跟不上業務的發展速度。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如何通過有效
導讀:本文是阿里雲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乾貨系列的開山之作,全面、詳細的剖析了RPA的概念以及RPA行業的最新發展動態。
一、什麼是RPA?
人類社會進入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之後,全球企業大都面臨著兩個嚴峻的挑戰:一是人力成本的不斷飆升帶來了企業經營成本的不斷增加;二是業務的快速發展導致企業內部流程紛繁複雜,工作效率的提升跟不上業務的發展速度。因此,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如何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以及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程度和員工的工作效率,已然成為全球企業家們迫切需要思考並儘快解決的重大課題。在這一大環境和大背景下,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便應運而生。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RPA)是一種新型的技術理念,它允許通過軟件機器人基於一定規則的交互動作來模擬和執行既定的業務流程。RPA機器人如同人類一樣能夠操作各種IT應用程序,如瀏覽器、Office軟件、Java/.net等語言編寫的程序、ERP軟件(SAP/Oracle)等等。它基於設定的規則與其他各類系統進行交互,非常擅長執行那些枯燥的、繁瑣的重複性任務。它比人類做的更好,一個RPA軟件機器人不需要睡覺(7*24小時執行),不會犯錯誤(宕機、斷電等另當別論),不拿工資(成本比普通員工少很多),這樣的模範型”員工“一經出現便成為全球各大企業爭搶的對象。
二、RPA的價值
一種新技術和新概念的出現如果不能為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不能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生產力,那這種技術和概念必將走不長遠。而RPA的出現不僅解決了上文所述的降低企業的人力成本問題,而且通過自動化的技術手段不斷提升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和員工的工作效能,已經成為國內外企業服務領域技術革新的重要一環。那麼,RPA具體能做些什麼呢?企業為什麼又需要RPA呢?
1)將信息孤島變成信息通衢
隨著企業經營業務的多元化和複雜化,業務流程變得越來越複雜,在企業內部信息孤島隨處可見,RPA的出現可以整合各個相關業務流,通過自動化的手段將業務流程的上下游串接起來,形成小規模的業務閉環。同時,通過機器人將不同信息孤島裡的數據來回傳輸,建立一整套基於數據流轉的信息通衢,可以大大提升各業務線的執行效能。
2)大大節省企業人力成本
據《中國企業社保白皮書2018》顯示,有53%的受訪企業人力成本佔總成本比重超過30%,有16.27%的受訪企業人力成本佔總成本比重高達50%以上。在連續幾年的調查中,白皮書發現,“成本過高”長期穩距企業經營難題之首。而RPA的引入,可以大大降低企業在人力上的投入。據我們多年的從業經驗來看,一個RPA機器人平均每年的投入大概在5萬RMB左右,而一位普通的業務人員工資及各項社保支出企業至少得有10萬元以上的投入(一二線城市遠不止),因此機器人比人工便宜至少有50%左右,這大幅降低了企業人力成本,如果企業採用的RPA機器人數量多的話,邊際成本會更少。
3)提升業務流程的執行效率
根據我們觀察,很多企業已經嘗試使用業務流程管理工具(BPM)和流程再造、優化來提升業務流程執行的效率問題。但這些解決方案在實際操作中由於業務的複雜性和跨多個部門等種種原因遇到阻力,導致其不能在整個企業範圍內得到應用。例如,雖然BPM一定程度上可以簡化流程,並消除流程步驟之間的等待和停機時間,但流程的實際執行大部分可能仍需手動。對於流程再造和優化,由於可能需要大幅改動現有業務流程並付出較高的成本,企業往往避免重新設計流程或徹底拋棄現有工作方法。相比之下,RPA允許公司內部的單獨業務部門定製解決方案,以快速構建數字化流程,在短時間內提供顯著和可持續的價值,同時較大程度上降低總體風險。通過在部門層面構建和部署,管理人員可以快速處理重複性高且繁瑣的業務流程,從而實現效率和成本的節約,同時儘量保持靈活性。
同時,企業員工由於自身的特點,諸如疲倦、外界干擾、情緒等影響,有時人工操作效率比較低下,而採用RPA機器人執行既定的流程,機器人的操作速度可以達到人工處理的N倍(一般是2-3倍),並可實現24x7的全天候工作,不會犯錯。RPA機器人能夠模仿大多數人類用戶的行為, 比如可以登錄應用程序,移動文件和文件夾,複製和粘貼數據,填寫表單,從文檔中提取結構化和半結構化數據,抓取並執行瀏覽器控件等等。
4)不會影響企業現有IT系統的功能與穩定性(非侵入式)
與傳統的ERP、OA、CRM等IT系統不同,RPA其實運行在更高的軟件層級。這就決定了它不會侵入影響已有的軟件系統,而是在表現層對系統進行操作,從而在幫助企業提升效能的過程中,保持企業已有的IT系統功能平穩、運行可靠。
5)能最大程度的平衡開發週期和成本,且投資回報週期較短
為了提升效率水平,企業通常會選擇採取增加人工或採用傳統的模式開發軟件。現在,RPA機器人為企業提供了第三種選擇,並且優勢明顯:它既不像增加人工那樣效率不高且易出錯,也不像傳統模式開發軟件那樣需要投入較大成本及較長的開發週期。同時,易於部署的特性以及為企業帶來的開發效率上的提升可以大大節省成本支出,縮短投資回收期。到目前為止,大多數成本優化和效率改進都是通過集中化和流程標準化來實現的,而RPA機器人對標準化流程的執行方面有天然的優勢。
綜上所述,RPA在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提升業務效能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通過RPA項目的快速實施和交付上線,能夠迅速推動企業業務流程的自動化進程,為企業持續創造價值,使企業員工能夠從大量重複、繁瑣的工作中得以解放出來,更專注於具有更高附加值的數據分析、決策和創新工作,提高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實現共贏。
三、RPA優劣分析
優勢:
• 非侵入性RPA機器人採用在系統表現層操作的方式,不會對企業現有的系統造成任何威脅,也不會影響現有系統的穩定性。RPA機器人通過遵循現有系統的安全性和數據完整性要求,以模擬人的操作行為去訪問當前系統,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與現有系統共存,彼此不會造成干擾。
• 較少編程在RPA實施交付過程中,基本上很少需要編寫代碼。RPA的設計初衷是為企業內部業務人員提供流程上的自動化,對於那些熟練掌握業務流程但很少有編程經驗的業務人員,都是可以在短時間內學會使用RPA軟件,通過控件拖拽的方式(RPA軟件已經實現了封裝)實現業務流程的自動化編排。很多國內外的RPA軟件都提供了類似於流程圖設計器的圖形界面方式,只需要使用代表流程中步驟的圖標來創建業務流程定義。
• 快速開發和高效運維
正常情況下,除去前期的服務器部署、環境安裝等工作(大約需要半天時間),一個熟悉業務流程的人員開發一箇中等難度的RPA應用只需要2-3天時間,然後就可以上線運行,不僅大大提升了流程的處理效率,解決了業務上的痛點,而且後續應用的修改和運維工作也相當便捷。同樣的業務如果換成傳統的開發模式進行(比如Java,C#等),開發週期會成倍數的增加。
RPA的優勢很多,此文無法一一窮舉,在實際的RPA案例中可以體會到RPA給企業和員工的日常工作帶來的好處。
劣勢:
• 需要基於明確的業務流程規則
RPA非常快速且高效,但是這種高效是建立在規則明確、流程確定的基礎之上的,如果存在錯誤的規則,或是規則一直處於不斷變化之中,那麼採用RPA機器人可能會發生錯誤。如果一個業務流程需要複雜且模糊的判斷邏輯,機器人是無法100%取代人工去作出判斷的,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人工去幹預,這種場合下是不適合用RPA技術的。
• 異常處理機制的不健全
目前國內外RPA廠商提供的軟件在應用執行過程中的異常處理機制都不太健全,宕機、流程回滾、中斷後的流程接續等問題目前沒有一個較好的處理辦法,在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流程中異常處理機制的不健全有可能會給企業帶來不好的體驗,更有甚者會造成不必要的資損。
但無論如何,RPA不僅僅是一項技術,它是數字化轉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結合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RPA創造了新的智能勞動力,工作的未來就在這裡。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