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科技雲報道:Web3.0浪潮下的隱私計算

科技雲報道原創。

在很多人眼中,Web3.0不過是資本市場吹捧起來的概念而已。但如果一味地將Web3.0與資本市場深度綁定,未免有些太過簡單和武斷了。

微信圖片_20220610111819.png

近期,業內最受關注的莫過於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局局長姚前發佈的文章《Web3.0:漸行漸近的新一代互聯網》,此文的出現也被市場認為是Web3.0在中國發展的積極信號。

在文章中,姚前指出,Web3.0是基於分佈式賬本技術、密碼學技術實現價值點對點傳遞的“安全可信的價值互聯網”,同時也是綜合了5G、邊緣計算、AI、虛擬現實技術的“立體的智能全息互聯網”。

在姚前看來,Web3.0將能有效解決現有的Web2.0生態中存在的“壟斷”、“隱私保護缺失”、“算法作惡”等問題。

這其中提到的幾大關鍵詞,正是近幾年中國互聯網生態的關注焦點。

Web3.0浪潮下,隱私計算再度迎來風口

2020年以來,我國陸續推出了《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以期最大限度保障互聯網用戶的數據權益。

除了國家層面的監管,還需要強大的技術手段作為支撐。Web3.0所具有的技術特性與解決上述問題的契合度,一定程度上也預示了其在中國市場的發展空間。

其中,隱私計算作為解決數據隱私問題的關鍵技術,正在成為Web3.0的剛需存在。

在Web3.0時代,用戶將傾向於用更徹底的方式保護個人數據隱私,從而引發數據所有權和價值的轉移。而隱私計算通過同態加密、多方安全計算、可信執行環境等技術,可以保證數據在使用過程中可用不可見。

值得關注的是,隱私保護是多方面的。隨著Web3.0中應用的去中心化、鏈上數據可查的情況下,用戶行為、產生的數據乃至應用協議亦需得到隱私保護。

因此,隱私計算提供的數據保護可涉及多個層面,如:基礎區塊鏈平臺隱私保護、存儲數據隱私(分佈式存儲)、用戶私鑰管理、匿名協議等多方面。

在隱私計算巨大的市場潛力下,越來越多的頭部風投機構和開發者入場隱私賽道。2021年下半年以來,在Web3.0的隱私賽道下,各種項目的角逐日益激烈,協議與應用層都誕生了諸多主打隱私的項目。

  1. 隱私交易協議

隱私交易網絡,主要針對鏈上交易數據進行隱私化處理,通過零知識證明等技術原生支持用戶進行隱私交易,可以保證自己的隱私數據不會被外界查看,同時支持在該協議開發更多類型的隱私應用。

2021年以來,至少數十個主打隱私交易的區塊鏈網絡出現並獲得a16z、紅杉資本等主流投資機構的支持,是最受資本市場看好的賽道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隱私交易網絡包括Layer1隱私協議與Layer2隱私協議,前者類目之下分別誕生了十多個項目,後者的類目下也誕生了3個項目。目前,隱私交易網絡大多數處於測試與開發階段。

  1. 隱私計算協議

隱私計算協議,主要從數據的產生、收集、保存、分析、利用、銷燬等環節對隱私進行保護,除了常見的DeFi、NFT等場景外,還計劃與大數據和AI行業進行深度結合。

與其他形式的隱私項目相比,隱私計算協議是一種更底層的基礎設施,具體的交易信息(幣種類型與數量等)往往可以通過區塊瀏覽器公開查看,但更強調用戶使用數據的隱私。

目前主要的隱私技術包括零知識證明、安全多方計算、基於現代密碼學的聯邦學習、可信執行環節(TEE)等。

值得注意的是,隱私計算不是區塊鏈的原生產物,就像分佈式存儲在區塊鏈誕生之前就已經存在了。而基於區塊鏈的隱私計算與其他類型的隱私計算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底層技術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排除可信第三方(TTP)。

目前比較知名的區塊鏈隱私計算網絡包括Oasis Network、PlatON、Phala Network、ARPA、Aleph Zero、Findora和Deeper Network等。

由於仍然很少被產業型項目所採用,以及部分技術尚不成熟,所以隱私計算網絡目前的實際應用場景亦比較有限。

  1. 隱私應用

隱私應用是指建立在Layer1或Layer2協議之上,為用戶或DApp提供不同應用場景隱私保護功能的應用,例如交易、支付、郵件等。

據不完全統計,隱私應用目前也有16個了。其中,Tornado Cash是目前最為常用的隱私應用,如今許多加密用戶都會使用該應用對資產信息進行隱私化處理。

  1. 隱私幣

隱私幣是指原生支持隱私性的加密貨幣,外界無法查看交易雙方的具體交易類型、金額等信息,通常不支持智能合約及相關應用,最早在2014年就有相關項目誕生。

據鏈捕手不完全統計,較為知名的隱私幣目前有7種。

目前,隱私幣普遍發展狀況一般,用戶量、交易量都大幅小於智能合約平臺、DeFi等賽道項目。

圖片
隱私保護與開放共建,Web3.0面臨監管挑戰

在Web3.0保護隱私和開放共建的背景下,並不意味著Web3.0應用不需要監管。由於Web3.0應用業務模式的巨大革新,監管方式勢必會產生大的變化以適應新事物的發展業態。

事實上,合規性尚不明確正是阻礙隱私計算大規模商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雖然與傳統明文傳輸、數據包的流通方式比,隱私計算更利於滿足數據合規要求,通過控制原始數據不出域、只傳遞梯度信息,對輸入模型的數據進行脫敏、加密處理等,有效解決數據在二次擴散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但仍然存在原始數據被複原、模型洩漏、參與方違背公約,由此導致數據洩漏等合規瑕疵。

尤其是現有監管未對數據提供和處理給出明確依據,數據授權、數據分級等操作如何適配監管尚缺乏落地參考,這在應用隱私計算的過程中將導致合規風險進一步加大。

因此一些機構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新規出臺後,各機構主要持謹慎觀望狀態,行業期望有更多的落地案例提供參考。

據業內人士觀點,圍繞隱私計算合規路徑,用戶匿名和數據保護可能存在這樣一種監管方案:

在區塊鏈網絡底層實現KYC監管,而在中間協議層和應用層實現適度匿名。所謂KYC認證,其實是—種實名認證機制,主要用於預防反洗錢、身份盜竊、金融詐騙等犯罪行為。當然,監管的手段可以是靈活的,用戶KYC等信息可以存儲在由監管參與的多籤網絡中。

但除此之外,隱私計算在數據使用、流轉過程中還存在多種問題,比如聯合建模的數據使用目的很難被涵蓋到授權協議中,如何二次獲取用戶授權成為難題。

圖片
結語

過去幾年,市場多次傳出Web3.0隱私賽道將迎來爆發,但目前來看隱私賽道仍然是個小眾市場,用戶量與使用量都不高,甚至很多人認為隱私是偽命題。

隱私賽道之所以還沒有爆發,很大原因在於技術、安全、監管等方面的一些難題還未得到解決,同時市場對於這塊領域的需求還未明顯展露出來。

但長期來看,數據監管政策的出臺始終利好於隱私計算市場,這也將進一步推動Web3.0基礎設施的發展,讓用戶享有真正的數據自主權。

屆時,互聯網的面貌必定煥然一新。

【關於科技雲報道】

專注於原創的企業級內容行家——科技雲報道。成立於2015年,是前沿企業級IT領域Top10媒體。獲工信部權威認可,可信雲、全球雲計算大會官方指定傳播媒體之一。深入原創報道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領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