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武漢疫情突發,社區封閉、門店關停、交通管控。老百姓吃飯會不會有問題?我們能做些什麼?
作為全國糧油產業最重要的大省(糧油加工總產值連續9年全國第一),山東省在這次全國性危急事件中反應非常早。1月25日,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在集體思考的同時,也在齊魯糧油公共品牌的“好糧有網”平臺服務保障群裡,徵求山東糧油行業幾百家企業的意見。
齊魯糧油的眾多企業積極響應,群策群力,決定向湖北定向捐贈糧油米麵等生活保障物資。“好糧有網”運營團隊迅速反應,開始策劃實施武漢公益捐助行動。可是疫情蔓延帶來的複雜性已經超出傳統公益的範疇,需要利用更有效的手段以及更多的社會資源,才能做好公益捐助這件事。
在居家隔離的“宅經濟”時刻, 剛上線不久的“好糧有網”平臺,成為企業產銷對接、不見面消費和定向捐贈的有力手段。這些都受益於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提前佈局的數字化能力。
一、 平臺聚合供需,公益物資定向馳援湖北
“1噸饅頭1元拍”“1噸麵粉1元拍”“10箱花生油1元拍”,“好糧有網”平臺發佈了一條湖北特供海報。消息上線後,在網站、微信、微博、朋友圈等迅速傳播發酵,吸引武漢社區、醫院、養老院以及餐飲配送企業來對接。“為何要設置1元拍?”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相關業務負責人表示,1元錢拍的目的在於快速在湖北找到真正需求者,實現精準對接,電商平臺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捐贈供需對接後發現,疫情帶來的交通管控嚴重影響了物流效率,以往糧油產品在濟南集合後,貨車直達武漢只需要十幾個小時,而疫情高峰時期物流企業都在優先保障衛生防疫物資的送達,加上交通管控以及貨車司機去過湖北後均需要封閉隔離14天,因此物流通暢難上加難。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積極協調郵政以及阿里菜鳥物流,協同山東韻達提供物資承運服務,但物資到達武漢後,末端物流也受到疫情的阻滯而無法分發,阿里團隊又緊急聯繫上武漢當地的志願者,採用螞蟻搬家的方式定點送達。
武漢當地這些默默付出的志願者們,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刻,利用私家車一車一車的往返,把饅頭、麵粉、食用油這些緊俏物資運往需求最迫切的防疫一線,有的志願者一天只吃一頓飯,甚至還有志願者感染病毒而犧牲,就是這些可歌可泣的最可愛的人支撐起了當地“毛細”物流的通暢,有力服務了防疫一線的民生物資供應。
就這樣,“齊魯糧油”聯盟企業在“好糧有網”平臺統一運作,在當地志願者的協助下,陸續公益捐贈了三批次近10萬斤愛心糧油馳援湖北,體現了山東糧油大省的社會責任和擔當。
二、 危機與機遇背後的數字化力量
看似簡單的糧油電商平臺的運轉,其實背後有著齊魯糧油行業不簡單的數字生長邏輯。糧食行業作為古老的傳統行業已延續幾千年,其特點是“生產、收購、存儲、加工、銷售”等環節仍是傳統手段,產品附加值不高。而且糧油加工企業主要圍繞糧食原產地佈局,企業分佈在糧食產區的縣級城市(即使是魯花這種百億級企業也在縣城)。雖然就地取材成本較低,但對企業發展也產生了各種限制和瓶頸。糧油行業內70%都是分散式小企業,70%的產品也是中低端產品。此外,糧油等產品由於體積和重量原因,庫存和物流成本較高,企業銷售手段也較傳統,更多的是通過經銷商和辦事處等傳統商業模式開展業務。
作為全國最大的糧油加工大省,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很早就敏銳感覺到了消費者的行為變化,以及糧油行業的變革和轉型方向,在2018年提出通過打造產業聯盟、制定優於國標的團體標準,以及打造智慧交易平臺等措施,免費幫助山東眾多分散的糧油企業把產品推廣銷售出去,因此攜手阿里雲共同合作,“好糧有網”平臺應運而生。
基於“好糧有網”平臺,局裡還不斷推動行業全面提升數字化能力,在產業鏈各個環節賦能糧油企業,讓廣大糧油企業能夠真正享受到提質增效、降本創新等數字化紅利。平臺電商功能的實現只是數字化轉型的第一步,第二期數字化建設已經在實施過程中,到今年年底企業上線平臺後,將能充分體驗到供應鏈金融、全渠道營銷、數字化運營、全渠道物流對接以及產品溯源等服務,平臺整體的數字化能力將推動糧油企業全面實現數字化轉型,推動齊魯糧油產業互聯網的全面發展。
一期平臺的投產和效果,讓齊魯糧油各個企業感受到了平臺帶來的數字化敏捷性和精準營銷能力,在阿里雲的幫助下,1元公益主題館從決策到實施只用了24小時就完成上線,如果是傳統模式,湖北的疫情公益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數字化平臺突破了時空限制,也增強了糧油行業的凝聚力。
受疫情影響,“好糧有網”運營團隊原定於春節後實地調研山東省內重點糧油加工企業的計劃無法開展。為確保設計開發按期推進,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依託釘釘視頻會議系統,實施“線上調研”的新模式,不僅有效避免了疫情防控期間人員集會帶來的風險,更通過線上會議平臺實現溝通在線、協同在線,進一步助力山東糧油企業數字化演進。
三、 糧油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升級
從歷史角度來看,每一次重大事件都會給行業帶來深遠影響。英國前首相丘吉爾也說過:“不要浪費一場危機”。之前業界普遍認為,糧油行業數字化轉型在未來三年內會越來越普及。這次疫情明顯催化了這一進程。
本次疫情,對傳統糧油行業帶來了一定影響,尤其是線下經銷模式對疫情的抵抗能力相對較弱,處於較被動的地位,這對糧油行業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對會員運營、社區團購、供應鏈能力、物流調度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消費者數字化水平越來越高、消費升級越來越明顯的市場趨勢下,糧油行業已經不能僅僅通過線下交易和溝通來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行業需要儘快主動作出重大變革。
將經銷和零售進行線上化和數據化升級,實現在線服務和數據智能,是糧油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趨勢和最佳路徑,主要包含三大方面:
1)消費側的數字化:消費者洞察、精準營銷、經銷線上化;
2)生產和銷售協同:打通銷售和生產的鏈路,形成銷售預測、智能庫存等能力;
3)供給側的數字化:成本分析、物流分析、供應商分析。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藉助行業性平臺,通過平臺提供的物流、金融、營銷、品牌、渠道等服務,和上下游形成協同。而山東省糧食與物資儲備局搭建的“好糧有網”平臺,就是行業管理部門按照行業數字化變革方向,為齊魯糧油定製的企業服務公共平臺,山東省糧油企業最終將藉助“好糧有網”平臺,實現在線協同和數據智能的能力,全面提升數字化水平。
山東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和阿里的合作模式,可以作為剖析糧油行業“新零售”未來轉型路徑的典型樣本。“好糧有網”分期落地的系統性建設,將驅動行業全面向產業互聯網轉型。這是推進齊魯糧油數字化戰略走向縱深的關鍵佈局,也是推動傳統糧油行業與新技術深度融合的全方位變革。
文:肖劍 阿里雲研究中心戰略總監
責編:李雙宏、斌卡
案例酷
案例酷是阿里雲研究中心和阿里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數字化轉型案例系列欄目,每週一期,通過實地走訪行業頂尖客戶,深度瞭解、剖析、提煉出行業的創新模式和產業know -how、幫你更好地瞭解和思考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商業模式和方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