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5月6日零時起,經依法批准的收費公路恢復收費
—— 交通運輸部網站
本文內容取自2019杭州雲棲大會《智慧高速專場》。
四川高速公路建設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做了題為《探索高速公路智慧化之路》的分析,在演講中提到:
全國高速公路總里程為142600公里,其中四川省高速公路建成和在建總里程11261公里,川高公司運營和在建的總里程為5217公里。
在川高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遇到了三大瓶頸:
- 建設難度大、投資高
- 出行服務方式傳統
- 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不足
為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川高要成功轉型成為高速公路生活方式服務企業,具體要做好以下工作:
- 要持續建好管好實體高速公路。
- 相關產業系統發展
- 建設全生命週期數字化高速公路
對管理者而言:
- 提供更便捷高效的管理手段
- 提供更節約成本的管理方式
- 提供數據資產化的經驗模式
對公眾而言:
- 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 提供更安全的服務
- 提供更智能的服務
為此,川高公司規劃出了四大體系:
- 基礎資產數字化體系:包括建設過程數字化、養護流程數字化、數據交互5G化、高精地圖多維化。
- 運營過程全量感知體系:包括基礎設施感知、業務流程感知、外部環境感知、服務過程感知。
- 交通智能中臺體系:包括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商務中臺。
- 交通智慧雲控體系:支持實現自動駕駛
在高速公路智慧化的實踐方面,以成都繞城高速的目標為例:
- 提升通行效率、路段擁堵率下降30%
- 提升道路安全、交通事故率下降20%
- 提升管控水平、運營工作量下降20%
- 提升協同效能、自動處置比提升50%
- 提升稽查能力、打逃線索數提升10%
- 提升公眾感知、信息觸達率提升30%
通過引入智慧眼實現了:
- 異常停車感知:自動報警、自動彈出,多場景類型異常停車感知,實時感知,及時響應。
- 異常行車感知:異常行車速度分級感知,高德路況雲端融合,智能提醒、文明駕駛。
- 車流客流識別:車流、客流自動識別,服務區異常停車感知,服務區車輛軌跡還原。
廣州北環高速董事做了題為《推動智能交通建設,打造智慧高速品牌》的演講,在演講中包含以下內容:
北環高速位於廣東高速網絡的中心位置,與多條高速公路相連,交通流量極大,最大斷面流量20.16萬(自然車流),平均斷面流量(自然車流)12.82萬,日均出口車流38萬,日最高出口車流43萬,處於超負荷運行狀態,平均每天的交通事故14宗。
通過與阿里雲聯合開發智能監控系統,實現了以下應用及服務:
- 高速全景指揮大屏:包括路況預測、運行效率指數、時間感知
- 高速綜合事件指揮處置:包括警情實時感知、可視化調度、事件檢索及統計分析
- 交通效率與安全態勢:包括路況統計、路況預測、安全防控
- 交通誘導:智能流控、交通事件上報、誘導屏發佈與管理
- 營運數據:包括路效數據分析、事件數據分析、收費數據分析、用戶數據分析。
- 資產養護:路面橋面檢測、標誌標線檢測、安全設施檢測、綠化設施檢測。
為了支持上述應用及服務,構建瞭如下系統和引擎:
- 數據融合底盤&智能分析引擎:包括佔道預演引擎、智能控流引擎、路況預測、OD分析、三急一速、參數融合、事件融合、高精地圖。
- 視頻分析引擎:實時交通態勢監測、交通事件異常感知、智能分析引擎。
- 多源數據接入:高清槍機數據、球機數據、高清卡口數據、收費站數據、門架數據。
通過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實現如下成果:
- 提高安全水平
- 規範行車秩序
- 提高通行能力
- 提供運行數據
- 監控資產狀況
整體項目規劃了三期工程:
- 2019年一期工程實現事件檢測:對公路運行過程中發生的事故、違章、故障等事件實現“自動發現、自動識別、自動處理、自動報警”,從而明顯提升事件的發現和處置效率,提高公路運行的安全水平。
- 2020年二期工程實現提供運行數據:利用門架系統的特點,實現對“任何區間、任何時間、任何車道的車流、車速、車牌、車種、車類”數據的採集、識別和處理,為管理方和經營方提供豐富的運營管理參考數據。
- 2020年三期工程實現資產表徵狀況自動監測:在現有系統的基礎上,嘗試建設對路橋及附屬設施資產表徵狀況進行自動監測的功能,以期代替目前的人工巡檢,代替較昂貴的用檢測車巡檢方案,實現“實時的、全面的、自動的”資產表徵狀態自動檢測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