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與維運

從金融智能到區塊鏈:金融科技的五大核心技術與未來

演講嘉賓簡介: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阿里雲智能新金融總經理——劉偉光

以下內容根據演講視頻以及PPT整理而成戳我看視頻
本次分享主要圍繞以下三個方面:
一、金融科技背景概述
二、金融科技五大核心技術
三、具體講解與總結
戳我下載ppt

一、金融科技背景概述

1.數字化浪潮:不斷推動科技發展

從互聯網到以社交為主的移動互聯,到今天的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時代,互聯網技術經歷了幾個不同時代的發展。第一代到第二代強調連接、信息獲取、社交。而今天隨著物聯網、5G的不斷髮展,物與人的連接、物與信息的連接、物與網絡的連接逐漸成為新的浪潮。
在未來的商業式社會中,可以預測下一代互聯網技術更加強調價值互聯網。價值互聯網強調商業價值、有價信息在網絡中的傳遞與交互,實現商業社會的網上運作運營。在智能商業時代,在高速連接、安全技術、樹立隱私保護等技術的不斷加持下,隨著資產數字化、跨機構可信協作、智能合約的普及,價值互聯、共享經濟的大行其道,更多數字化經濟將通過價值互聯網釋放其力量。
每一代互聯網發展的背後都存在大量技術支持。從大數據到移動、生物識別,到IOT、人工智能、實時數據分析的演進發展。今天,區塊鏈、多方安全計算技術的出現發展會讓價值互聯網時代、智能商業社會的運作成為可能。
image.png

2.金融科技=科技突破+金融工程

如下圖所示,就MIT的諸多新型報道來看,從2017年生物識別技術,2019年多種人工智能與商業社會與金融的結合,到2020年以區塊鏈為主的新型技術的出現將推動數字貨幣的發展,體現了科技的突破將推動金融工程的發展。因此,科技未來將不僅是金融商業社會的支撐,更引領未來金融行業發展的潮流。
image.png
金融科技是高質量發展的核心競爭力:人民銀行在2019年到2020年發表了幾篇關於金融科技對中國銀行業發展引領的意見。人民銀行行長範一飛提出:金融科技是未來全球金融競爭的制高點,誰掌握好這一最先進的生產力,誰就擁有最強的金融核心競爭力。類似論斷在業內比比皆是,更多銀行意識到科技對銀行當前以及未來業務發展的助力作用,關注科技如何支撐銀行完成未來的數字化升級與轉型。
我國移動支付已全球領先。2018年全國處理移動支付業務5300億+筆,金額超440萬億,為當年國內GDP的4.89倍。
以“310”為代表的智能信貸服務,緩解了小微、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難題。中國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等存在數據獲取、安全隱私保護、聯合授信、反欺詐等普遍性難題。未來數據、智能的聯合服務將在該領域取得巨大突破。未來將基於APP、開放API等技術提供全方位、多層次、智能化的線上金融服務,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真正實現開放銀行、開放金融時代。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中將出現越來越多跨界、混業的開放性生態。
新需求的湧現衝擊著傳統技術架構。隨著用戶日益追求更高效、普惠、多樣的金融服務,金融交易呈現瞬時高併發、多頻次、大流量的新特徵。線上業務的高速發展對現有業務體系、傳統金融集中式架構造成巨大沖擊。可見金融機構一定要加快推進分佈式架構轉型,增強市場需求快速響應能力,擁抱線上、線下結合的時代。
商業銀行要補齊小微、民營企業信貸服務方面的短板,從C端轉向B端市場,建立企業全生命週期的產業合作關係,打造新增長。這不能僅依靠人腦、經驗完成,更需要通過數字化手段建立群體連接、合理合法獲取數據,從而提供更加精準的金融服務。
可見金融科技是未來面向零售、小微、民營企業,面向農村、面向幾個重要發展點、面向數字化轉型的最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image.png

二、金融科技五大核心技術

金融行業高度依賴信息化手段。中國銀行業、金融業的科技水平、IT水平也在國內處於領先地位。基礎的主機、存儲、計算、網絡、數據庫以及數據倉庫等普適性技術都可以應用於金融行業或其他行業。這些普適性技術一直以來支撐著金融行業發展的業態,也面臨著新型的雲計算、大數據技術形態的衝擊,面臨著技術的革新換代。
金融科技帶有強烈的金融屬性,與業務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相互成長、相互助力,並非指普適性的技術。金融科技推動或創造業務發展,或者優化現有業務流程。
image.png

1.生物識別

生物識別包括指紋、聲紋、人臉、虹膜、語音識別等。金融級生物識別技術將在匯款、轉賬、大額、提現、對公業務現有流程上實現巨大改變。

2.金融智能

人工智能需要與大數據緊密結合,並融合金融學、經濟學的交易原理,使自身更加具有金融屬性,滲透到每一個交易流程中。此次疫情發現保險業紙質化簽署合約交互方式無法滿足特殊時期需求。智能化技術高度滲透到承保、理賠、核保過程中是勢在必行的發展過程。金融智能不僅能應用到智能客服、智能營銷之中,未來還將滲透到更多交易核驗、查詢場景中,極大優化現有人工場景。

3.金融風控

第一代風控按照規則風控,第二代風控為大數據風控,第三代風控強調智能風控。智能風控需要融合非常多人工智能技術以及交易反欺詐技術。未來的智能風控將是線上、線下、小微業務高度結合的新型全域風控。

4.多方安全計算

多方安全計算在金融行業具有優秀的應用前景,其出現很可能將對聯合建模、聯合風控以及合規數據合作起到巨大提升作用。

5.區塊鏈

下文將介紹區塊鏈在各行各業的交易場景中實現價值傳遞、隱私安全、優化流程、創造數字化連接、價值互聯的應用發展。區塊鏈對當前許多金融場景都會有巨大提升,包括產業金融、物聯網、物流金融、票據、產業鏈等。

三、具體講解與總結

1.金融科技賦能

從“物理資產”到“數字資產”:下圖所示案例為運輸業從煤企到運輸企業A,到下游運輸企業B,到下游運輸企業C,最後到電廠的流程。對於金融機構而言,其中每一個實體都是需要服務的金融客戶。
企業間存在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等關係,連接緊密。過去銀行需要單點與每一個企業進行聯動,無法瞭解企業運營水平、效率,以及企業間的協作和金額流轉。企業間運作流程相互獨立割裂。如果能夠通過數字化平臺幫助企業間實現數字化連接,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摩擦度,降低交易成本。
金融機構未來需要通過各種數字化手段整合優化各種商業流程,從而為客戶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
image.png
從“數字連接”到“數字信用”:下圖所示為通過數字化科技實現從數字化連接到數字化信用的典型案例。
銀行客戶旅程共有31個一級流程。其中涉及許多銀行內部管理模塊、人為交互以及大量審批流程。摩擦度高,週期往往為2~4周,且結果未必盡如人意。而螞蟻借唄解決相同問題只需要1分鐘甚至更少時間。
二者最大區別是信息獲取渠道、信息交互手段、數字化連接過程以及利用智能化手段優化每一步連接。縮短客戶旅程需要利用平臺化手段管理、收集、運營所有數字化信息,通過數字化、人工智能化手段判斷每一環節,極大程度降低流程摩擦度,實現流程優化。
image.png

2.金融智能

智能語音與機器人:金融智能需要與金融場景進行高度結合,為用戶提供精準高效的智能服務。
疫情期間多種機器人上線工作。健康碼通過各種機構、互聯網信息的結合,迅速判斷個體的交通、健康信息,是典型的多方技術結合的結晶。這些計算需要大量數據聯合以及強大的計算能力,通過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結合,能夠迅速為疫情期間的每個個體提供精準服務。
人工智能已經介入到多種智能客服領域,但僅介入智能客服領域是遠遠不夠的,還有語音技術、自然語言理解、機器視覺、決策智能等多個領域。今後人工智能必將與金融學相結合,深度學習金融交易規則,為每一個環節提供判斷、校驗的能力,最終實現決策智能。
image.png
金融家服務(智能語音+金融小程序):如果能通過全域方式將該終端設備發放到銀行、保險、證券客戶手中,通過網絡連接、人員畫像、大數據分析等,由該設備為客戶提供愉悅的生活服務以及精準推送客戶所需的理財、金融助手等服務,讓金融智能無處不在。
當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獨立發展。金融技術與許多其他技術的結合能夠提高現有金融場景能力。此例為IOT設備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的結合,能為每個個體提供定製化精準金融服務。這也是金融智能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
image.png

3.多方安全計算

聯合風控(合規數據合作):金融機構中一個重要原則是數據隱私保護。無論就監管層面還是金融機構本身而言,數據是真正的命脈。未來在混業、聯合風控、保險公司等多種場景下都非常需要數據合作,不僅是金融行業內部的結合,還包括金融行業與政府數據的結合,能夠為數字政府、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高質量業務服務。
小微金融、農村金融大量缺乏數據,數據是每一個金融機構高度需求的資源。因此銀行與銀行之間、銀行與保險之間都需要聯合運營。聯合計算是未來實現數據不出域的同時進行握手的重要發展方向。通過聯合計算很可能衍生出許多新型服務,通過政府數據與金融行業的結合,最終為客戶提供精準服務,降低人工成本。
如下圖所示,通過多方安全計算引擎,由銀行、政府以及阿里巴巴生態能夠創建一個聯合數據建模平臺,為客戶提供精準的新型小微金融服務。然而多方安全計算並不能獨立完成該工作。多方安全計算只解決數據問題,仍然需要底層平臺的支撐。通過區塊鏈的共識計算、隱私保護、不可篡改,能夠合理、合法、準確地收集數據,並且實現數據間相互計算。
總而言之,許多技術需要通過合作實現對業務的高效支撐。以該聯合數據建模平臺為例,多方安全計算作為業務核心技術,依賴於底層區塊鏈平臺,疊加人工智能建模,最終實現該建模平臺,為客戶提供精準的金融服務。
image.png

4.區塊鏈

價值互聯網-區塊鏈降低企業間協同摩擦:區塊鏈利用了很多傳統技術的結合,尤其在安全隱私、密碼學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最終以大量算法的結合實現了對數字貨幣的支撐。區塊鏈不僅能在數字貨幣領域發揮作用,也在商業社會的許多流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如下圖所示,傳統四流協同體現的是跨機構的商流、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割裂,依靠各種人工成本進行合作,協作成本高、效率低。但是如果每一個機構都能將信息上鍊,每個機構都能在交易過程中看到其他交易實體的信息流轉。區塊鏈信息透明、安全隱私、不可篡改技術的保護會保障區塊鏈四流協同,實現信息在同一個公共可信的平臺進行註冊,最終完成金融服務。最終可以最小化四流協同摩擦度,實現跨機構共享賬本、交易即結算,避免了複雜的跨機構對賬。銀行可以通過一個超級結點的方式注入到整個平臺中,通過管理共享賬本完成對每一個企業的完整授信以及精準的金融服務。
image.png
當一個行業真正與區塊鏈結合時,也是促使該行業自身資產數字化。如果該行業不進行資產數字化,就無法與交易流程中的其他環節、其他實體進行交互。當同類企業都結合區塊鏈完成資產數字化,將會促使沒有資產數字化的企業快速實現資產數字化。因此,區塊鏈不僅實現了信息流的透明交互、簡化流程,也加速了社會各行各業的資產數字化進程。區塊鏈不是解決一個機構內部的問題,而是解決跨機構、跨組織、跨行業甚至跨國家的信息不對稱的交互,以及機構之間各種金融信息交互的過程,極大程度優化原有需要大量人工干預、大量線上線下結合的環節。
行業協作局域網正在湧現:阿里巴巴與螞蟻區塊鏈協同,已經落地區塊鏈溯源、租房、繳費、發票、合同、鏈上物流、公益鏈、融資等40+場景,螞蟻區塊鏈專利數為全球第一,遙遙領先國內其他行業。阿里巴巴並非只將區塊鏈應用於自身業務,同時也在進行大量探索,期望能將區塊鏈應用於更多商業場景,創造未來的價值互聯網社會。
雖然阿里/螞蟻區塊鏈還未普及到更多商業場景當中,但是仍在通過不斷探索加速商業社會的數字化過程。根據下圖所示區塊鏈票據案例數據,相信國內各領域都會迅速將票據業務與區塊鏈高度結合,在提升效率的同時減少信息不對稱。另外,通過區塊鏈實現供應鏈的多層穿透,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從源頭開始為每一個商家提供信息透明、快速、精準的供應鏈金融服務。在高度線上化的環境當中,當更多互聯網法院出現,需要通過司法鏈完成大量數據信息的鏈上存證、固證,保證公信力。
image.png
案例-區塊鏈電子發票:業務系統提交開票信息,開票邏輯校驗已經跑在區塊鏈開平中臺上,最終封裝開票請求,發送到區塊鏈發票網絡,實現核心校驗,與稅務總局內部系統進行交互實現核心徵管,與風控系統進行交互。image.png
上述流程為稅務局提供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安全防偽,無需硬件,是可信可放的區塊鏈電子發票開票解決方案。該方式實現透明化快速開票,為ISV及大型企業提供區塊鏈電子發票接入業務。為企業提供低成本、高效便捷的開票服務以及基於區塊鏈網絡的涉稅服務。
可見,單純的區塊鏈技術不足以解決一個完整業務信息。區塊鏈類似一個承載平臺,提供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安全隱私、密碼學、多方安全計算等關鍵技術,同時需要數據、風控等應用系統的助力。當業務從傳統平臺跑到區塊鏈中,原有業務流程可以大大加速。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供應鏈協作與供應鏈金融過去開展難度大,傳統技術和業務手段無法穿透式管理核心企業及流程,並存在金融欺詐、票據、合同造假等風險。
當建立區塊鏈網絡平臺,區塊鏈提供安全隱私等技術,同時將應收賬款的發行、流轉、融資、清分等應用開發模塊運行在區塊鏈上。在區塊鏈網絡上進行數據流轉、數據路由、數據校驗,最終金融機構作為區塊鏈網絡上的超級結點,可以看到業務信息,為每一個機構提供所需服務。最終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是通過區塊鏈提供的關鍵技術,與金融機構和企業多方協作,解決了傳統技術單點連接的低效問題。區塊鏈使該領域的多方、高效、互信協作成為可能,並規避可能存在的欺詐風險,將極大程度促進業務發展。
image.png
區塊鏈在保險行業的應用:2016年起,國內保險行業開始探索區塊鏈的應用,目前上線的應用或平臺如下圖所示。可見,目前保險行業對區塊鏈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權益與積分方面,實現權益互通互換,以及開展一些淺顯的創新領域探索。區塊鏈還未完整滲透到企業現有的應用場景當中。
創新業務往往是對現有業務的錦上添花。區塊鏈能否體現價值並非取決於其能開發多少創新場景,而是從傳統架構上替換現有業務,以區塊鏈平臺運營現有業務,發揮其應有的商業價值。實現這一點並不能只依靠區塊鏈本身的技術,仍然需要與其他技術的結合。
image.png
綜合當前國內保險行業的區塊鏈應用,總體分為下圖所示幾類。可見區塊鏈在保險行業仍然出於前沿創新業務的探索階段。
image.png
區塊鏈三層核心價值體系:在金融層面,聯盟鏈機制金融機構可審查,金融級業務可以支撐物流金融、供應鏈金融、ABS、貿易金融、穿透式管理,同時需要提供金融生物識別、信用、風控技術,真正實現金融級分佈式區塊鏈技術。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區塊鏈更加面向企業級功能。首先是應用了大量安全隱私保護技術,適用於企業間金融機構交易。其次設計了大量聯盟鏈、跨鏈技術。未來必將是萬鏈互聯的時代,阿里巴巴/螞蟻金服區塊鏈需要與其他金融機構的鏈進行融合。如何實現不同體系之間鏈的打通,就是螞蟻所探索的聯盟鏈中的跨鏈技術。阿里巴巴也希望能夠通過跨鏈技術快速建立多鏈路結合,在隱私保護的前提下實現數據交互。
第二是交易層面。當今沒有任何一種數字貨幣能與移動支付或者線下交易相比。如果將交易場景十分之一的數據放到區塊鏈上,沒有任何一種技術能夠支撐如此大規模併發。因此阿里巴巴/螞蟻金服也需要探索區塊鏈如何結合分佈式大規模運算能力。期望區塊鏈能夠增強企業級功能,實現高科技性,高併發、高可用能力,才能支撐未來的大量業務運轉。
第三是存證層面。螞蟻金服在存證層面進行了大量探索,不僅是區塊鏈原有的無篡改技術,還研究了敏感數據強隱私保護技術。同時能夠接入大量第三方數據,實現數據的高度聯合、聯邦計算。最終實現金融級的隱私保護。
image.png
從存證到交易到金融層面,阿里/螞蟻區塊鏈可以幫助金融機構從傳統標準區塊鏈的數據無法篡改、交易透明、聯盟機制可審查轉型為金融級的業務支撐、生態支撐、大規模計算支撐以及新型隱私保護技術。再一次深刻認識到單純的區塊鏈技術不足以替代原有場景,區塊鏈技術必須與其他技術相結合。
鏈的價值互聯網:如下圖所示,區塊鏈構建的未來的價值互聯網的底層基礎產品層包括BaaS平臺、BaaS+增值服務、私有化部署、開放聯盟鏈、大規模運算、併發能力等技術。就行業應用角度而言,區塊鏈在電子證照、公積金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同時區塊鏈在更多領域的營銷方案上有更多合作探索機會,例如城市園區、數字航運、教育聯盟等。在金融領域也結合了雙鏈/ABS、物流金融、數字權益等眾多商業平臺。
每一個業務場景都需要和IOT技術、風控技術等有更多結合,最終實現關鍵信息、敏感信息、有價信息、合同信息在區塊鏈上的高速流轉,在商業社會為用戶提供精準服務。
image.png
價值互聯-信任:區塊鏈技術、分佈式賬本、智能合約以及更多IOT技術的結合能夠使信息流、商流、物流、資金流通過區塊鏈跨鏈、聯盟鏈技術實現更多連接,使價值互聯變得更加簡單,信任變得更加簡單。
螞蟻金服的誕生從支付寶開始使交易變得更加簡單,交易互信。芝麻信用時代通過大數據、風控、人工智能等技術使抵押等交易場景變得更加簡單。區塊鏈是構造未來價值互聯網的最核心技術,區塊鏈構建的網絡應該是企業級的互聯網。在區塊鏈社會希望多種技術的結合能夠使企業和企業之間的互信更加簡單。
image.png
化轉型核心-建立全方位、多層次的數字連接:未來當區塊鏈高度滲透到更多交易場景中,將會促使其他領域的上鍊和資產數字化。未來數字化轉型不只依靠傳統技術,還依靠移動端、大數據、雲計算平臺。更多需要通過企業建立和區塊鏈的連接,實現與外部組織、交易場景的數字化連接手段,讓交易更加快捷、信任更加簡單。
數字化轉型對企業而言不只是自身能力的提升,還包括全方位、多層次的連接,包括流程的連接、信用/數據的連接、資產連接、產業與外部的連接、IOT連接、場景連接、移動連接。這些連接最終運轉的平臺即是以區塊鏈和更多技術組合為主的平臺,藉此實現商業價值的互通。
image.pn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