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安

在阿里網絡團隊實習兩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18年既是網絡研究團隊剛剛組建的一年,也是研究型實習生在阿里剛剛起步的一年。這年春天,經我導師田臣老師介紹,參加了研究型實習生面試,加入了網絡研究團隊。

來到團隊後,我參加的第一個研究項目是“金睛”,用以保障複雜ACL變更的正確性。ACL即訪問控制列表,網絡中的ACL決定著流量的連通性。網絡架構演化有時會伴隨著對ACL的遷移,如何保證遷移前後網絡連通性是等價的,是困擾架構與運營部門的一大難題,而金睛項目則是為該問題而生。項目落地以來,金睛系統多次在骨幹網ACL遷移中對變更方案進行了驗證,並逐漸擴展至對邊緣網絡的驗證。相關論文發表於SIGCOMM 2019主會,我在會場進行了20餘分鐘的演講,與我們團隊的另一篇文章HPCC共同成為阿里集團在網絡領域top1學術會議主會中的首次亮相。

時間總是過的很快。轉眼間,我來阿里已經兩年了,自金睛之後,又陸續參與了多個研究課題。在阿里的時間越久,就越能切身體會到學術界研究與工業界研究的不同。在阿里實習以來,我接觸到的所有研究課題,都不是憑空“想”出來的空中樓閣,更不是靠別人論文“啟發”出來的二手課題,而是源自於真實業務的現階段瓶頸與下一階段發展趨勢——這一點是高校科研很難做到的。

這兩年間,我對科研這件事的心態也發生了進一步的變化。2017年,來到阿里之前,我的論文達到了學校博士畢業的最低要求,相當於沒有了畢業之憂,對科研的心態從“先拿到博士學位再說”,變成了“想要做出點什麼,不想讓自己的博士5年就這麼水過去”;在來到阿里,接觸到工業界的前沿課題之後,我對科研的心態再一次發生了轉變,變成“因為認可一件事的價值,所以想要去做好”——這已經成為一種內在的驅動力,讓我在認真工作的同時,享受研究帶來的樂趣。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將於2021年6月博士畢業。能在阿里巴巴度過專屬實習生的“三年醇”,想必也是人生中的一大成就了!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