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數字政府事業部總經理許詩軍專訪
數字政府,四大能力支撐城市抗疫
疫情之下,阿里巴巴衝在第一線,不僅捐錢捐物,更是發揮自身的商業力量、科技力量、平臺力量,為醫護、為民眾、為政府;為防控、為民生、為復產,幾乎凡是有疫情需要的領域,都可以看到阿里人奮戰的身影,可以說,這一次阿里巴巴是立體的、全方位的參與到抗疫大戰之中,阿里巴巴用實際行動踐行了“好公司“的含義,就是2020年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年會上,企業家們給“好公司”定義的樣子:不僅可以創造財富,也會作為社會體系的一部分,為地球負責。
百人會:在疫情之下,特別是在疫情初期,各地城市政府都肩負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請您先介紹一下阿里雲這次協力各地政府防疫抗疫工作的總體情況。
許詩軍:阿里雲介入整個防疫應該是在年前,大概是臘月二十八、二十九這一兩天,因為那時候全國的防疫形勢還不明朗,武漢也剛開始封城。抗疫開始階段主要是通過智能外呼系統,在28個省上線的數字防疫系統,用人工智能幫助老百姓解答新冠疫情的一些問題,因為在那時候“不知道”是真正恐懼的來源。同時,向市民發出了很多提示性的信息。後來隨著疫情的升級,我們開始介入發燒門診、市內人員管理,還有整個醫院救治資源保障等。再往後,在卡口如人員流動等,都積極參與了工作。從2月開始,整個全國的健康碼工作,阿里雲都參與了。近期,我們的技術支持主要聚焦在復工復產,還有網上在線的教學,線上辦公,這都屬於疫情相關的一些活動。
到目前為止,我們支持了全國28個省的數字防疫系統,健康碼也在全國的200多個城市都上線了。應該說,對防控的效率,實時性和精準防控,特別是像浙江,湖北,海南,河南,天津等等這些地方,阿里雲的系統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百人會:我們主要是幫政府支撐和解決哪些方面的問題?是如何與政府配合行動起來的?我們在一些城市的具體參與情況?比如杭州?比如鄭州?比如武漢的有關情況?
許詩軍:阿里雲數字政府作為阿里巴巴集團為政府客戶服務的一線部門,從疫情爆發以來,調動了集團內相關資源與生態,幫助全國28個省的政府客戶快速構建了主動提醒、主動管控的立體化疫情防控體系,保障了疫情防控工作的高效暢通。在多個城市疫情防控的實戰過程中,我們也總結提煉了10+1的立體化疫情防控解決方案,可以幫助政府用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建立高效的疫情防控系統,為控制疫情做出價值。以“防輸入、防擴散、防輸出、物資保障”為總體目標,把用城市大腦作為城市治理的數字基礎設施利用多種互聯網觸達手段匯聚疫情數據、以及利用AI能力實現社區排查重點人群等,實現對疫情的即時感知,並把不同角度的數據融合實現對疫情防控、經濟運行和百姓民生的多線支撐,結合現有的管理體系和資源,體系化、快速搭建疫情控指揮平臺,有效支撐起政府部門的聯防聯控、精準施策。
鄭州:10+1疫情防控體系顯成效
許詩軍:以鄭州舉例來說,10+1的立體化疫情防控解決方案就很典型。全市疫情防控數據中心打通了市直各部門的疫情數據共享通道,打通運營商數據、衛健委數據、教育局數據、網信辦等各委辦局數據,在此基礎建立發熱門診登記信息系統、外來人員健康登記系統、居民小區健康登記系統、社區智能群防群控系統、企業員工健康登記系統、醫療物資上報與統計系統、疫情防控重點人員摸排系統、疫情應急智能外呼系統、城市健康碼系統、疫情態勢分析系統十大子系統,不同系統間數據共享、業務協同,通過信息化手段,協助政府快速形成一套政府管企業、企業管員工、社區管隔離的防疫機制。在這套10+1的立體化防疫體系支撐之下,鄭州的防疫工作是非常有成效的。
杭州:“健康碼”走向全國
許詩軍:2月7日晚,杭州市餘杭區就聯合釘釘、支付寶、阿里雲上線了全國首張健康碼——“餘杭綠碼”,當地居民能憑著手機裡的綠碼出行、復工。2月11日,杭州健康碼上線,首創紅、黃、綠三色動態健康碼模式。2月16日,當其他地區還在擔心復工帶來的“三返”人員流動問題時,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專列從始發站貴陽北抵達杭州東,近300名貴州籍復工乘客順利返杭。2月19日,當別的景區還在關閉時,杭州西湖景區率先開放了。
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新基建”,憑藉即插即用的數字化優勢,以特有的中國速度彌合了這個所謂的時代差。以健康碼為例,從餘杭綠碼上線到全國版健康碼啟動,只用了7天。從杭州一城到覆蓋全國100城,也只有7天。短短兩週時間,就從杭州一城推廣到了全國200城,並開始逐步推動互通互認。
2月底,不僅長三角人能夠跨省移動,河南、貴州的務工人員一樣可以憑藉健康碼復工了。在疫情防控和有序復產復工的雙重需求下,健康碼成為各地政府數字化防疫的標配。
目前,阿里技術支持了全國73%的城市健康碼。同時,由國務院辦公廳指導開發的“全國版”健康碼也上線了。目前,健康碼已應用於公交地鐵、社區、寫字樓、醫保支付、商場超市、機場車站等十大場景,成為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勝利的重要經驗。
武漢:醫療AI助力精準診斷
許詩軍:在武漢,我們幫助武漢金銀潭醫院上線病原宏基因組檢測平臺,通過引進達摩院醫療AI技術,可同時完成新型冠狀病毒和其他16800多種病原微生物的全基因組序列檢測,可為新冠病毒肺炎引起的繼發、併發感染迅速找到病原,以此實現精準診斷。
3月17日,阿里達摩院醫療AI在武漢火神山醫院上線。截止3月中旬,達摩院醫療AI已在全國160多家醫院上線,臨床診斷26萬病例。在疫情危及全球的時候,阿里雲免費開放新冠肺炎AI診斷技術,診斷準確率高達96%,每20秒即可完成一次疑似病例的CT診斷。
此外,達摩院迅速推出試劑,搭建不同語言的在線求助。
百人會:通過這次疫情的實戰,您覺得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驗證和展現了自身的哪些核心能力?
許詩軍:第一個是城市數據基礎能力。這是阿里巴巴這些年在城市大腦、在數字政府裡非常關注的一個點,也是非常重要的。你能發現,如果這個城市整個的數據的融合、數據平臺中臺能力建設得比較好的城市,他在這方面響應的速度和他疫情防疫,通過數據得來的這樣一些結果就會比較好。這是阿里數據的中臺的能力一個比較集中的體現。
第二個是AI智能化的能力。你會發現,AI的能力在這裡面有很多應用場景,比如說達摩院我們最早在病毒基因的分析上面,通過我們智能化的能力,將原來幾個小時提高到半個小時的檢測。另外一個我們最近通過AI的系統,對肺部CT識別率達到了非常高的一個水平,20秒可達到96%的識別率。這樣的話,也極大的提升了我們CT檢測片讀片的效率和準確度。這是在AI智能領域。
第三個是基於阿里雲的開放的框架體系能力。他這種開放的框架體系便於我們的客戶快速的基於微服務的架構,基於我們的開放體系,搭建新型的快速的應用。現在防疫這樣的一個情況的應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一個應用搭出來要幾個月幾個星期,最快的兩週。現在的防疫系統,最快是論小時的,24小時、48小時就能上線一款應用,幫助整個系統儘快的投到疫情阻擊戰當中去。
第四個是阿里強大的端的能力。我們有兩個很重要的端,一個是支付寶,一個是釘釘。在全國的健康碼的建設中間,我們之所以能夠200多個城市投放健康碼,是與強大的端的應用能力很有關係。第二個是釘釘,釘釘支持高併發在線的這樣一種協同能力和我們的視頻的能力,現在已經支撐了1億多學生在家上課,2億多個上班族,這都是一個非常驚人的高併發能力。
讓城市具有一種像人一樣的思考能力
百人會:疫情之下也暴露了我們的城市在系統、數據、協同、管理意識等一些現實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給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部門帶來了哪些思考?
許詩軍: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發現,雖然國家衛生防疫系統有一個體系,但數據的整合和融合還是很初步的,數據和數據之間的關係被梳理出來之後,這層關係如何被應用,如何嚮應用提供服務,也不能很快、很好的去實現。
有一個詞叫數字化領導力,就是作為一方主政的領導或者一個部門的領導,是否有數字化的意識,是否能夠有意識地去運用這樣的前沿技術,在他所涉及到的領域和管轄的領域裡面,對數字化技術的理解和數字化技術應用的一些場景的思考,對數字化應用的力度,對數字化推進的力度,會決定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的領導力。
百人會:當前城市建設面臨的這些問題,比如剛才提到的數字化能力和數字化領導力不足的問題,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能做到哪些支撐?您認為城市的數字化和智慧化將向何處去?
許詩軍:數字政府也好,智慧城市也好,未來的內涵和邊際都將會非常的深和非常的廣。大家對於這種智慧的理解,是因人而異的,但是有一點,我們都希望未來這個城市具有一種像人一樣的思考能力,像人一樣的決策能力,像人一樣的應變能力。甚至,我們希望在很多領域超出人的一些智能所做出的一些事。
許詩軍:我們在去年也提出了阿里雲的數字政府1+2+2+N這樣一個體系。而這個體系實際上是讓我們如何和生態夥伴一起全觸達到客戶的需求上面去。那麼這個裡面包括數字基礎設施。1就是阿里雲,這是基於基礎設施的層面,另外一個層面是2箇中臺,我們強調數據系統的打通和融合,強調中臺,再往上就是2個端,就是支付寶的端和釘釘的端。端有兩個能力,一個是覆蓋,讓服務用最短的時間去覆蓋更多群體,向他們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一個是聚集,通過這個端,我們可以讓更多的用戶聚集上來,這樣我們通過端也可以去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所以說端和中臺的結合是非常緊密的,其實阿里有這樣的一種既有中臺能力又有端的能力,這樣就把兩個端、把兩個能力結合在一起。還有一個N,我們在N個領域的智能化的算法和智能化的智能引擎的應用。這種智能化也會有很多能力通過這些端給客戶提供服務。
治理和服務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百人會:您提到數字城市未來的內涵和邊際會非常的深,非常的廣,這次的疫情,為了滿足防控需要,我們把很多治理措施進行了精細化,這在將來也許會成為一種常態,您怎麼看這種治理的精細化和服務下沉?這對未來城市生活會帶來什麼樣的變化?
許詩軍:這次疫情,線上服務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這也為未來的數字政府的發展打下很好的基礎,因為老百姓都習慣了。老百姓在生活中間平常習慣了用這些線上、手機端享受這樣的一些服務,政府將來這些服務如果不通過線上,明顯就被束縛了,容易出現社會斷層了。
許詩軍:在線上2分鐘解決的問題,跟要跑好幾個窗口,花兩天時間去辦,是明顯的不匹配,所以這個事兒老百姓呼聲很高。這其實是一種社會現象,社會化服務推動政府的服務往前演進的這麼一個過程。治理和服務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服務辦事情和治理之間,治理也是為了服務,服務也是為了治理。所以服務好了之後,社會的各種問題、各種矛盾解決了,社會就會變得更有序。如果治理好了,整個社會和公眾提供服務的能力也相應的會得到一些增長,所以這裡面是相輔相成的。
發力新基建,做一朵有生命的雲
百人會:國家現在大力推行新基建,“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已經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新基建也一定會強力支撐未來的數字城市2.0建設,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如何參與新基建?
許詩軍:新基建本質上是信息數字化的基礎設施建設,阿里雲很多現有的新技術就是屬於新基建的一部分。
許詩軍:比如我們的雲的計算能力,這一定是一個基礎設施,而且是未來城市或者未來社會的一個很重要的關鍵的基礎設施。這一年多來,阿里雲的算力能力在全方位參加大的體系的基礎設施建設,在應急、醫保、人社、交通等等都深度的參與。我覺得雲未來的概念,一定是向上去延展,這個雲才是有生命的,這個生命裡面核心就是數據在這個雲裡面之間的流動,在雲上重新聚合。所以,雲和數據分析的能力是作為一個整體的基礎設施的能力。
許詩軍:“端”在我們眼裡看似蠻窄的東西,我們都容易把“端”想成一個“入口”。但是,釘釘絕對不是一個即時通訊的工具,釘釘一定是未來整個社會大協同的一個基礎設施,我們也把它定位成這樣的功能。再比如支付寶,支付寶是什麼?支付寶不僅是一個支付平臺,它是金融層面的基礎設施,他還是商業層面的基礎設施,他也是政府服務觸達到個人的基礎設施。這次健康碼就是通過支付寶發出去,為什麼通過支付寶發?因為它可以用最短的時間觸達到最多的人!如果沒有這個,只是搭建一個APP,大家試想一下,那讓這個APP讓很多人通達和知曉,這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但支付寶的DAU都是上億的,所以這一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
許詩軍:AI看上去是智能化的一個應用,但其實很快也會成為一種基礎設施。你會發現,AI不管是視頻的能力,還有語言的識別能力,還有深度機器學習的能力,這些能力我們現在要做的,是通過一個一個的場景,把它做到一個一個的驗證。未來,我們將把這些能力逐步固化成一種模塊化的基礎能力,企業再也不用花那麼多的投入去研究這些比較困難的算法,企業只管在自己擅長領域去發展,去做創新。
許詩軍:就是我們說在各個層面我們都要成為那個層面裡的基礎設施,這其實就是阿里巴巴現在做的,做最難實行的事情,做最基礎的事情,阿里巴巴平臺經濟的核心就是真正為他人創造價值。
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百人會:感謝許總對上述話題的解答和分享,在採訪的最後,我們把話題回到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您怎麼定位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當前的現狀?未來幾年,您期望的阿里雲智能數字政府是什麼樣子?
許詩軍:整體來看,我們在這個行業裡還算是一個新兵,我覺得阿里雲在數字政府這個領域肯定會有一個不斷壯大的過程。我們希望,一是通過政府在現代治理這條路上的決心,二是加上我們在這個領域的不斷努力和實踐的總結,我們決心在這個行業裡發展速度要更快一些,把別人可能要花5年走的路花2年走過去,給更多的客戶創造一些價值。我們不僅要把能力平臺搭起來,還要把客戶的服務從前到後,扶上馬再送一程,最後真正看到客戶到目的地了,才會踏實、才會放心,才覺得有價值。我們肯定是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