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雲計算標準和開源推進委員會(以下簡稱信通院)主辦的《OSCAR開源先鋒日——雲原生專場》上,由雲原生開源產業聯盟、CNCF基金會聯合選出並重磅發佈2020年度雲原生應用十大優秀案例。由阿里雲提供技術服務的申通通用雲原生計算平臺和中國民生銀行場景化數據服務中臺兩大案例,在激烈角逐中脫穎而出,成功入選雲原生十大優秀案例,同時這兩大案例將被編入《雲原生髮展白皮書(2020年)》。
以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所推動的數字化轉型正迅速的改變著我們所處的時代,其巨大的影響力已經從量變到質變。在容器技術、可持續交付、編排系統等開源社區的推動下,應用上雲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隨著雲化技術的不斷進展,作為一套技術體系與一套方法論的雲原生概念應運而生,併成為雲計算的一個必然導向。
申通核心系統雲原生化上雲,在成本、穩定性、效率、賦能業務四個維度獲得顯著成效
申通過去使用線下機房作為計算及數據存儲平臺,在業務增長過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頸,比如軟件交付週期過長,大促保障對資源的要求高、系統穩定性差等。而云原生技術天然適合解決傳統應用升級緩慢、架構臃腫、不能快速迭代等方面的問題。
正是看中了雲原生技術能夠給申通帶來的價值,所以申通決定轉為使用公有云作為主要計算資源。在跟阿里雲進行多次技術交流之後,最終確定阿里云為唯一合作伙伴,為申通提供穩定的計算、數據處理平臺。目前,申通每天處理訂單量在千萬級別,處理物流軌跡在億級別,每天產生的數據量在1T,使用1300+個計算節點來實時處理業務。
申通上雲總負責人提到,隨著申通業務日益增長,採用雲原生架構方案,可以解決傳統應用升級緩慢、架構臃腫、不能快速迭代等問題。通過阿里雲全面轉型為基於Kubernetes的雲原生架構體系,在成本、穩定性、效率、賦能業務四個維度獲得顯著成效,這些雲原生技術帶來的價值,是申通轉為使用公有云作為主要計算資源的核心動力。
具體來看,阿里云為申通搭建通用雲原生計算平臺之後,在成本、穩定性、效率、賦能業務等方面的效果體現在:
在成本方面:使用公有云作為計算平臺,可以讓企業不必因為業務突發增長的需求,而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成本用於採購服務器及擴充機櫃。在公共雲上可以做到隨用隨付,對於一些創新業務想做技術調研而言非常方便。用完即銷燬,按量付費。另外雲產品都是免運維自行託管在雲端,可以節省人工運維成本,讓企業更專注於做核心業務。
在穩定性方面:雲上產品都是提供至少5個9以上的SLA服務,而自建的話穩定性差不少。另外有些開源的軟件可能還存在部分功能上的bug影響了業務。另外
在數據安全方面,雲上數據可以做到異地備份,阿里雲數據類產品的歸檔高可靠、低成本、安全性、存儲無限等特點,讓企業數據更安全。
在效率方面:藉助跟雲產品的深度集成,方便研發一站式完成研發、運維工作。從業務需求立項到拉分支開發,再到測試環境功能迴歸驗證,再部署到預發驗證及最後上線,整個持續集成可以做到分鐘級。排查問題方面,研發直接選擇所負責的應用,通過集成的SLS日誌控制檯快速檢索程序的異常日誌,定位問題,免去了登錄機器查日誌的麻煩。
在賦能業務方面:雲上組件有300多種,涵蓋了計算、AI、大數據、IoT等諸多領域,這樣可以節省業務創新帶來的技術成本。
民生銀行以“微服務+雲化技術”組合拳建設數據中臺
近年來銀行經營壓力持續增大,各條業務線在一線經營上,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提出了諸多個性化數據分析和服務的述求,在沒有數據中臺時,要滿足諸如個金、私銀、小微、公司、供應鏈、資管等諸多銀行業務線的數據需求,數據分析師和工程師需要在後臺數據倉庫上完成T+1的數據加工,然後將數據文件推送給各個業務前端系統,每個業務前端系統都維持一個小規模的數據團隊,專門負責將數據文件轉化為自己領域內的數據服務,實現業務述求,這就導致出現存儲浪費大,傳遞效率低,人力投入大,管控力度弱等痛點。
數據中臺在助力企業效能提升上成效顯著,為民生銀行零售、公司、網金、供應鏈、監管等10餘個業務領域的數據訴求提供支撐,涵蓋100餘項專業化金融場景、數百項數據服務,日均調用次數超1000萬,是一次將中臺化數據理念與雲原生技術架構結合應用的成功實踐。
銀行業建設數據中臺,是要在前臺和後臺之間建設一組專業化的數據通道,使業務團隊專注於產品的具體邏輯與業務管理流程,數據專家專注於加速從數據到價值的過程,提高對業務的響應能力,為商業銀行的數據體系注入新的活力。“微服務”、“雲化的異構存儲能力”、“雲化的部署運營能力”、“雲化的協作管理能力”就是數據中臺解決目前金融業數據應用痛點的思路,將數據服務集中進行開發和處理,盤活數據,讓數據在線。
民生銀行數據中臺在踐行雲原生架構上,結合金融數據服務特點,從雲化工具、異構組件、雲化管理三個層面,進行了探索實踐。工具層面,按照原生支持“雲化開發”、“雲化存儲”、“雲化發佈”、“雲化運維”的標準,打造一站式的數據服務雲化DevOps工作臺;管理層面,推出場景金融服務管理方案,對雲化微服務集實施“領域分區+技術分級+場景分層”的多維管理,解決微服務解耦粒度、場景化運營管理等雲原生管理難題;組件層面,綜合金融數據應用特點、數據存儲組件能力等因素,構建符合大型金融場景的異構存儲組件分級應用方案,根據場景選擇合適的存儲組件,靈活組合、插拔式使用。
工具層面,打牢根基;組件層面,豐富能力;管理層面,釐清脈絡。工具、組件、管理協同,共同打造場景化的數據服務和數據產品、完成數據賦能。
阿里雲和民生銀行共同建設的民生銀行容器平臺是民生銀行雲原生應用的幕後英雄,構建起民生銀行強大的雲原生生態體系,將管理視角和重心由以IT資源為核心轉換成以應用業務為核心,標準化應用模型,提升應用研發效率和技術管控能力。同時,藉助業內領先的雲原生技術,提供全生命週期的平臺支撐,解決金融應用從傳統架構向雲原生架構轉型的痛點。正是這些幕後英雄,為像數據中臺這樣的雲原生應用持續快速迭代、穩定高效運行提供了有力支撐,為民生銀行雲原生技術的推廣應用保駕護航。
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然選擇,而云原生技術與數據中臺正是實現數字化轉型所必須的創新技術與方法論。大部分企業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付出了不少的努力與時間,但因為對雲原生與數據中臺技術方法論瞭解匱乏,加之沒有好的技術、平臺與產品支撐,導致走了不少彎路。阿里雲將助力企業全面擁抱雲計算,讓企業少走彎路,解決其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種種難題與挑戰。
接下來,阿里雲還將深度參與信通院在雲原生白皮書撰寫、雲原生標準制定等方面的工作,為雲原生技術的應用落地和創新發展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