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物聯網將如何為遠程工作和疫情危機後的常態提供動力

how-iot-will-power-remote-work-and-the-new-post-crisis-normal-1536x944_副本.jpg

即使冠狀病毒大流行已經消退到足以使工作場所開放的程度,廣泛的遠程工作計劃仍將繼續存在。根據Gartner的報告,在COVID-19之後的至少一段時間內,有41%的員工很可能在遠程工作,而病毒感染之前的這一比例為30%。實際上,Twitter首席執行官傑克·多爾西(Jack Dorsey)最近宣佈,Twitter和Square的所有員工現在都可以永遠在家工作,而Shopify Tobi Lutke的首席執行官則宣佈“以辦公室為中心的時代已經結束”。

鑑於公司和團隊都可以從分佈式工作策略的靈活性中受益匪淺,包括提高生產力和減少開銷,這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在許多行業,物聯網可以在這一轉變中發揮關鍵作用。製造業、醫療保健和供應鏈等部門的團隊可以利用物聯網技術促進遠程工作。隨著勞動力進入即將到來的“新常態”,智能城市和家庭中的物聯網設備也可以幫助他們儘可能順利地實現這一轉變。

讓我們深入探討物聯網如何促進遠程工作,並將繼續為危機後的“新常態”提供動力。

物聯網如何推動遠程工作

在製造業,物聯網允許團隊在分散的地點完成他們的工作。當技術人員由於健康原因無法在現場工作,或者只是覺得遠程工作更方便時,由於遠程監控解決方案,他們可以保持操作平穩運行。

這些解決方案利用物聯網傳感器和設備,可以指示機器何時需要維修或停機,允許員工遠程採取行動,並保持生產力。通過工業物聯網(IIoT)連接的傳感器可以提供有關整體狀況的實時信息,並檢測振動,從而判斷是否有故障,而無需向這些位置部署人員進行檢查。

在醫療保健領域,組織正在使用支持物聯網的遠程患者監控(RPM)來實際上跟蹤患者的生理狀況。通過設備生成的實時數據流,醫生和護理人員可以圍繞診斷做出快速決策,並及早發現病情惡化。

通過在病人在家時為他們提供藥片和RPM設備,匹茲堡大學醫療中心能夠將再次入院的風險降低76%,同時保持病人滿意度得分在90%以上。在遠程工作環境中,這減少了對醫療專業人員的現場需求,並允許他們在不在場的情況下響應患者的需求。

這場冠狀病毒大流行加速了已經存在的在醫療領域採用物聯網的趨勢。事實上,在Gartner的調查中,79%的受訪醫療服務提供商表示,他們已經在業務過程中使用了物聯網。在COVID-19期間,物聯網用於減少接觸的一個例子來自Medisanté,其連接的RPM設備允許醫生在安全的雲基礎設施中訪問實時患者數據。

在供應鏈和物流部門,公司可以利用IoT設備在整個供應鏈中移動時對其資產進行遠程跟蹤,從而減少了對員工進行物理檢查和數據記錄的需求。這些設備提供有關庫存位置,篡改,溫度和容器完整性等方面的實時數據。有了這些信息,團隊就可以主動地做出決策,以防止損壞並提高效率,而這些都是從分佈式位置進行的。

藉助物聯網技術,現在有了可用的大量數據,企業應該利用這些數據分析並將其轉變為優化計劃。通過將人工智能添加到物聯網,跨行業的組織可以基於物聯網設備數據做出敏捷、明智的決策,並搶佔和預測未來場景。

物聯網使家庭工作者可以適應“新常態”

在我們展望冠狀病毒大流行後的世界時,物聯網不僅直接促進了遠程工作,還為遠程工作人員適應這一新現實提供了條件。例如,智慧城市的發展有助於在物聯網設備的幫助下維護市民的安全和保障。

物聯網技術使政府能夠監控社交距離並進行接觸追蹤以抵抗病毒的傳播,而韓國城市正在成為物聯網如何支持公共安全的主要例子。物聯網驅動的設備還提供了一種通過連接的溫度計跟蹤COVID-19的方式,該溫度計為個人提供有關是否應尋求醫療護理的指導。

此外,人們在家中使用的智能設備可以使他們在家中更舒適,更高效地工作,既節省時間又節省成本。這些產品包括可在線訂購耗材和食物的智能冰箱,可讓用戶從中央集線器控制其他設備的設備(如Amazon Echo),可幫助家庭工人優化能源使用的智能恆溫器和插頭,以及可以控制一天中不同時間的光照的智能燈泡。

安全性:物聯網的安全使用至關重要

對於政府、企業和消費者而言,物聯網的使用都有可能增加,因此必須將安全性放在首位,以防止黑客入侵併確保用戶的安全。

那些首次利用物聯網設備促進“新常態”的公司必須為物聯網採購、部署、安全和監控開發企業範圍的框架,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被黑客攻擊的風險。此外,物聯網製造商必須確保固件經過徹底的安全審查,並提供低層次的硬件控制,以保護用戶。

帕洛阿爾託網絡(Palo Alto Networks)的研究表明,有57%的物聯網設備容易受到攻擊。鑑於大規模危機導致網絡攻擊加劇的趨勢,確保雲網絡和物聯網設備的安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展望未來,物聯網應用將繼續為這些新環境提供動力,因為行業將適應並找到在冠狀病毒大流行後約束條件下運作的方法。雖然不確定性給經濟格局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我們利用危機推動創新、發現新的更好解決方案的能力已經變得越來越清晰,無論是在工作場所、城市還是在家裡。物聯網將繼續在推動這一進程中發揮基礎性作用。

原文鏈接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