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

楊公堤一號項目-做出一家寄託我們初心與情懷的銀行

作者:鄒局、無往、果郡、博一、光遠、演音、鄧翔等

螞蟻金服於2014年正式籌建網商銀行,希望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主要手段和工具,為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提供金融服務。

2014年兩會上吹來春風,監管有望發放民營銀行牌照。螞蟻金服立刻著手準備申請牌照,團隊成立了,意願報上去了,但又遲遲未有結果,大家以為又要泡湯了,團隊隨之解散。到7月份,監管終於反饋回來讓再次申報,再次組建團隊,2014年9月1日一號項目正式Kick Off,Lucy姐姐也到場為大家加油鼓勁。2014年9月26日,網商銀行籌建申請獲批,2015年5月27日獲得金融許可證,2015年6月25日網商銀行正式開業。項目十月懷胎,過程中充滿了各種困難、艱辛和糾結,但在新聞發佈會的那一刻,感到一切都是值得的。
1.jpg
網商銀行到底要開展什麼業務,能給小微客戶提供哪些不一樣的價值和服務,要不要包含消費者,從項目前期的討論到實施過程中,核心決策組一直在不斷探索和爭論。個人消費貸款,在一號項目二期階段,已經通過直投模式接入網商銀行,但在開業不到一個月的時候,突然決策緊急變更從銀行業務中剝離。而面向經營者的餘利寶產品,從設計之初就一直被挑戰與餘額寶的同質化問題,上線運營之後,也曾一度要死掉,但目前已成為小微CFO中非常重要的基礎產品。

對於一群沒有銀行背景的同學,突然說要搞銀行,大家一開始非常迷茫,特別是在業務方向上還存在這麼多不確定性。所以,項目初期的架構方案選型時,由於監管給的籌備期是半年,半年內要通過監管檢查和驗收,其中信息系統是驗收的重要內容,所以高管們還是非常糾結到底應該自建,還是直接外購一套核心系統(微眾銀行通過驗收的系統是租用興業銀行的系統,開業用的系統,就是購買了長亮科技研發的核心繫統)。可能是無知者無畏,一線的核心架構師(如李磊、妙才、羽單、牧木、月炎、孫武、趙旭、呂蒙等)按照多年互聯網業務的架構經驗和臨時惡補的銀行知識,便開始了網商銀行架構設計。當然,當時也來了一批非常優秀且有傳統銀行工作經驗的同學,如貝拉、觀易、敖軒、編劇等,大家在業務架構、信息架構、應用架構等不同層面,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和辯論,也引入了飛馬信息模型,用於統一信息建模。

在項目管理中,人員是項目達成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對一號項目,雖然已經動員螞蟻全集團的力量,從各個團隊抽調了一些同學,但資源缺口依然非常巨大。為了權衡時間、人員和質量,高層在資源安排上定了一個策略,集團今年入職的青年近衛軍全部參與金融雲核心平臺的建設,業務產品層則採用外包建設模式(希望藉機建立一個樣板工程,為未來引入更多外部合作ISV,基於金融雲SAAS和BAAS平臺研發的模式做探索)。

幾十位剛畢業、入職不到3個月的小童鞋們,就這樣被匆匆趕上戰場,承擔核心系統的關鍵研發職責,大家只能邊學邊做。比如,雲資產的貸款核心,就是微貸的湯國良,帶著小淪、冬寂、長鬆等新同學從0到1建的。同學們對信貸業務基本沒概念,什麼是分期、結息要做什麼、日切怎麼跑的,司令(湯國良的綽號)白天給大家上課,晚上帶大家做系分、拱代碼。最底層的賬務核心,由於一期建設的工作量巨大,架構師秦天帶著應屆生們天天干到凌晨2點,即使整體項目組要求晚上23點以後強制回家休息,為了保證整體項目的開發聯調計劃,賬務核心的同學依然保持這個作戰節奏,甚至個別同學出現了身體不適和流鼻血等症狀。週末和節假日加班成為常態,大家也開玩笑的說,我們把一年能加班的節日都加了個遍。相信,這個項目經驗和歷練,必將成為這些小童鞋們的職業生涯中非常難忘的經歷,也會對個人成長和能力提升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

業務產品域建設確定採取ISV外包模式後,緊急聯繫恆生電子等多家公司進行功能需求溝通和報價方案評估。經過幾輪評估交流,考慮到實施難度,幾家ISV相繼退出,最後確定由恆生電子來承接。恆生電子非常重視這個項目,立即組建了幾十個人的外包團隊,也安排了幾個技術高管駐場辦公做設計。但在隨後幾周設計方案討論中,我們越來越感覺到這種模式不靠譜,至少當前複雜度和時間進度要求這麼高的項目不適合。業務產品域的PM果郡,立即(刻意)安排了兩輪設計方案評審,指出恆生現有方案中的諸多問題,報風險給雙方高層,並建議調整ISV項目實施方案——存款和同業業務由雙方自行負責(架構師曉杭,帶領外包落地),恆生重點保證結算業務和對賬單研發,系分設計由張海濤和歌吟來主導。雖然恆生的技術高管一開始有情緒,但很快被安撫下去,整個項目實施我們重新獲得決定權,保證了設計方案可控性,極大避免了後續項目實施的返工風險。除了業務產品域以外,無線技術、CRO和平臺數據等多個業務域也都急需外包人員,一號項目組在不到2個月時間,面試了6000多份簡歷,到崗150人,很大程度緩解了的研發壓力。當然,因為外包質量參差不齊,而自有員工才不到10人,真正實施過程中,正式員工為了保證系統質量,又付出的了極大的精力和心血,其中的辛酸不再一一贅述。

一號項目涉及的人員和關聯團隊之多,遠遠超出想象,僅僅統計參與項目人員名單,都耗費了非常多的時間,一期正式員工的投入名單達到463人,相對普通中小型項目,項目管理的複雜度指數級的增加!為了保證整體項目有序可控,大PM超東(曾擔任餘額寶項目PM)針對項目集群,嘗試縱向(重點業務項目)和橫向(基礎分層)兩個維度的網狀去中心化項目管理方式,並建立每週定期風險同步會,PM收集當前項目進展中的問題,針對關鍵風險立即交由核心決策小組拍板,儘量做到信息透明和及時應對。
2.jpg
由於整體項目計劃都是倒排的,開發、聯調和測試階段的時間都被嚴重壓縮,二期階段真正要把幾個關鍵業務項目串接起來,但實際開發聯調的時間只預留了1周半。幾百號人拱了1個多月,建設了上百個應用,正式開始聯調時,發現遇到各種問題(環境、應用代碼、中間件、流程平臺等),而且由於很多業務(如,支付寶互通)還會涉及主站的眾多系統,中間一個應用系統的環境小問題都有可能導致主鏈路不通,而且因為信息傳遞不及時,經常會出現聯調卡住了,但是沒有人知道當前卡在哪裡,誰在處理。因此,開始聯調的2天進展極其緩慢,大家也非常沮喪,抱怨情緒很重。

業務串聯,我們業務產品域必須首當其衝。第三天一早,PM果郡在金玉滿堂召集所有核心聯調Owner和相關PM,把各條線最核心的聯調Case板書在白板上,並標註上聯調進度、遇到的問題和當前跟進人,並及時更新相關信息。這個做法,一方面能讓大家清楚的知道問題卡在哪裡,誰在解決以及解決的進度,另一方面,也能讓大家實時瞭解聯調Case的完成度,及時給予信心和鼓勵。在聯調過程中,PM還會協同主架構師,快速定位當前鏈路中的問題點,並直接電話給對方的系統Owner甚至其主管和主管的主管,要求限時解決。我們對主站的系統和責任人瞭解較少,找人非常困難,在甄芙(一號項目金融核心總測試負責人)的幫助下,建立了主站環境接口人機制,一旦定位到是主站問題,只要反饋給統一接口人,他會幫助打通主站所有鏈路問題。就這樣,經過各方同學,幾天連續的奮戰和週末加班,整體開發聯調工作基本按照預期計劃順利完成!
3.jpg
開發測試環境,大家為了跑通鏈路,經歷了重重考驗。系統正式預發上線驗證過程中,依然狀況不斷。支付寶互通接口,需要網商銀行以商戶身份開通支付寶接口的調用權限,並分配公私鑰。可能過程中,各方信息傳遞不對稱,PD給到的商戶ID和對應的公私鑰對有問題,導致預發驗證了幾天,一直聯調不通。後來好不容易,發現是接口權限和公私鑰問題,才臨時緊急申請了新的接口權限和公私鑰對。當時已經是2015年6月19日,距離銀行正式開業(6月25日)不到一週的時間,而且貸款業務的驗證強依賴該接口,每天聯調日報都在報風險,仍未果。當天核心架構師張海濤、海濤(綽號胖海濤),測試架構甄芙、末空(綽號空姐)和PM超東、果郡等人一直在一寸光陰閉關解決。幸虧幾個同學的臉大(人脈廣),發現哪個環節問題,馬上可以找到人解決,一路打通關。凌晨,終於調到了主站核心系統接口,但是依然有報錯,甄芙憑藉多年的經驗,馬上判斷可能還是接口權限問題(前幾天臨時緊急開通的有問題),立馬電話給商戶簽約的PD任平生、技術子騫協助解決,雖然大半夜臨時被臨時吵醒,但大家還是非常積極的幫助處理。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在6月20日的凌晨1點50分,我們跑通了支付寶互通接口,解除了賬戶互通項目風險,也為貸款業務的預發驗證掃清了障礙。

17F金玉滿堂和一寸光陰會議室,也被當作一號項目的福地,深入人心!4.jpg
一號項目,除了業務、架構和資源等方面的挑戰外,還承載了很多技術和流程的試驗田,如OB數據庫得到大規模應用、金融雲PAAS平臺持續完善優化、aqc研發流程平臺一路踩坑前行等。這些新事物的嘗試,也對原本已經很複雜的項目,額外增加了更多的風險和不可控因素,但是大家還是硬著頭皮啃下來了!2015年11月,一號項目總結會上,核心項目組成員回顧了整個項目目標、里程碑和架構建設,大家感慨萬千。其中,數據平臺的一正,借用了王博士當年激勵阿里雲的經典語錄,“夢想永在凌雲意意氣風發,代碼成就萬世基積沙鎮海!”螞蟻金融雲PAAS 的文若,為感謝項目組同學相互間的包容和支持,有感而發“你若不離不棄,我必生死相依!”

魯肅對項目的評價:這個項目不僅僅是做出一家銀行,而且是做出一家寄託我們初心與情懷的銀行,做出一個能用技術推進金融進步的平臺,做出螞蟻平臺下一代架構的基石。
5.jpg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