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點讀書,  感情

亂世才女黃媛介:婚姻中,千萬別只談感情不談錢

比才貌雙全更高級的是活得通透

看《紅樓夢》的時候,常常驚訝於大觀園中一群青年男女,竟然組織起了一個詩社,一群女孩子詠了海棠詠菊花,風雅無比。

後來才知道,曹雪芹的《紅樓夢》寫的正是明末清初的世風人情。

那時候,文風鼎盛的江南一帶,興起了一股才女文化,一些富貴之家尚未出閣的女孩子,甚至一些已經婚女性,常常寫詩結社,唱和應答,不少才女還出版了自己的詩集。

其中,有一位才女,尤其突出,以詩文書畫聞名一時。當時的著名散文家張岱曾這樣評價她 “未聞書畫與詩文,一個名媛工四絕。”

她就是明末清初江南才女黃媛介。

除了才華與美貌,更令人佩服的,是她的通透。正是因為活得通透,讓她在亂世中得以存身,並用孱弱的雙肩,撐起了一個家。

1

敢於追求愛情,知道自己要什麽

黃媛介,字皆令,出生於明末清初嘉興一個書香世家,雖不是大富大貴,也是家境殷實。

在這樣的環境下,黃媛介自小受到了良好的文化熏陶,加上天賦極高,又得到父親悉心教導,十三四歲便才華灼灼,聞名鄉里。

對這個聰明伶俐的小女兒,父親視為掌上明珠。在她十歲的時候,便給小媛介定了一門娃娃親,對方是同窗好友的兒子楊世功。

因為兩家相距不遠,父輩們經常來往走動,加上思想開明,沒有因為“男女授受不親”而約束小兒女交往,所以小媛介與楊世功常常在一起讀書玩耍,彼此情投意合。

一轉眼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未婚夫卻“逃”了。

原來,明末清初,戰亂不斷,科舉制度荒廢,百姓生活陷於水火。黃家、楊家這樣的詩書之家,都陷於困頓,楊家更是一日三餐難以為繼。

在這種情況下,楊家無力迎娶黃媛介,被黃家幾次催婚後,楊世功羞愧難當,竟然悄悄離開家鄉去外地謀生。

得知消息後,一些富貴之家紛紛慕名前來提親,有的甚至上門自薦。

父親也想為她另擇良婿。但是,黃媛介一心等待青梅竹馬的戀人,不肯允婚。

後來,太倉大才子張溥也來求親。

張溥的家境、人品都屬上乘,但黃媛介不貪慕榮華富貴,只想嫁給青梅竹馬的愛情,聲稱“好馬不配二鞍,好女不侍二夫”。

幾經波折,父母也沒辦法,只好隨了黃媛介,找回在外謀生的楊世功,為他們舉辦了簡單的婚禮。

黃媛介高高興興地嫁到了楊家。

生逢亂世,日子雖然清苦,但是夫妻倆相敬相愛,吟詩作畫,怡然自樂。

明知道嫁給家道中落的楊世功,會很辛苦,但少女黃媛介還是義無反顧。

記得看過一句話:

如果世界上曾經有個人出現過,其他人都會變成將就,而我不願意將就。

這就是愛情最好的樣子吧。

2

洞悉世情, 身餡困頓不改初心

婚後,兩人度過了一段難得的甜蜜生活。

但是,由於戰亂綿延不絕,兩人的生活越來越艱難,盡管丈夫楊世功放下了讀書人的面子,去販賣畚箕,但收入微薄,難以養家糊口。

這時,黃媛介想起了自己寫字作畫的特長,便與丈夫商量,不如賣字賣畫賴以養家。

雖然楊世功覺得讓妻子拋頭露面有點不雅,但別無他計,只能同意。

於是,夫妻倆來到西湖畔,租了一個小閣樓安身。

平時,楊世功在家操持家務,黃媛介則在街頭擺攤,鬻賣字畫。

盡管黃媛介書畫俱佳,但戰火紛飛中,也只能勉強維持夫妻二人生活。

而且,她雖然布衣荊釵,不施粉黛,但是才女的氣質卓爾不群,經常有街頭輕浮浪子騷擾,黃媛介總能不急不慌,擺脫糾纏。

有時候,丈夫心疼她,黃媛介便安慰夫君,日日守著風光明媚的西子湖,寫詩作畫,還能賺錢養家,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啊 。甚至還寫了一首詩:

著書不費居山事,沽酒恒消賣畫錢。貧況不堪門外見,依依槐柳綠遮天。以表達自己甘貧樂道的心境。

漸漸的,黃媛介的才名在西湖邊傳開了,無論名門閨秀還是西湖名士歌妓舉行文會,都特意邀她前往,她都欣然從命。

後來,還和名妓柳如是成了好朋友。

見她生活艱難,柳如是勸她不妨到一些名士文會上唱詩作陪,也好得些賞金貼補家用。黃媛介知道,那種身份實際上相當幹詩妓,雖然酬金較高,卻是以賣笑為生,因而婉言謝絕。

繼續堅持街頭賣字賣畫,安貧樂道。

其時,柳如是是詩壇領袖錢謙益的紅顏知己,對她深表贊嘆:

媛介雖窮,清詩麗畫,點染秀山媚水之間,未嘗不是一件樂事!

見過世間繁雜,卻依舊不改初心,身陷黑暗,卻仍然信仰光明,黃媛介活得智慧通透。

3

恪守交友之道 ,懂得求同存異

黃媛介的書法和繪畫,在擺攤賣藝的過程中,日漸精進。

但是,亂世之中,懂得欣賞的人不少,但是,買的人卻不多。

真正出得起高價的,還是那些文人雅士、名門閨秀甚至那些西湖名妓。

這些人不僅欣賞、購買黃媛介的詩詞字畫,還漸漸成了她的朋友,經常邀請她參加各種文會。

當時社會,文人雅會,大致分兩種,一是由多才多藝的名妓發起,文人雅士參與其中;

另一種則是是名門閨秀舉辦,類似《紅樓夢》中寶玉黛玉他們的詩社。

這兩種文會各有自己的朋友圈,因門第不同,相互間並無往來。

而黃媛介憑借超高的情商和良好品性,成了兩邊都歡迎的人。

對大家閨秀,名門淑女,黃媛介不卑不亢;

與柳如是等人在一起,她也坦誠相待,不因其身份而怠慢。

當時,才女詩壇盟主是商景蘭,她是一位名門閨秀,又嫁給官員為妻。

40多歲的時候,還把家里的女眷和一群閨蜜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詩社黃媛介便成了座上客。

商景蘭的女兒、兒媳還成了黃媛介的學生。

商景蘭曾寫詩贊黃媛介:“才華直接班姬後,風雅平欺左氏餘”,稱其才華直接繼承了漢代女學者班昭,風雅才情較西晉女詩人左菜有余。

同時,柳如是也視黃媛介為閨蜜,常邀請黃媛介到自己的絳雲樓小住。

除了欣賞黃媛介的才華,也是為了緩解黃媛介的生活困境。

黃媛介當然知道柳如是的一番好意,曾寫詩酬和:“黃金不惜為幽人,種種語殷勤。

行走在各種人群中間,與出身、地位、境遇完全不同的人做朋友,黃媛介靠是以誠相待,求同存異的交友之道,和對世態人情的洞察與把握。

楊絳曾經說過:

世態人情,比明月清風更饒有滋味。唯有身處卑微的人,最有機緣看到世態人情的真相,一個人不想攀高就並不怕下跌,也不用傾軋排擠,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潛心一誌完成自己要做的事。

這就是黃媛介的寫照。

4

1666年,京城一吏部官員得知黃媛介之名,請她為其女兒做閨塾師。

但是不久,其子溺水身亡,她請辭歸家。

第二年其女又夭亡,心身俱疲的她一病不起,兩年後去世,年僅46歲。

黃媛介一生詩作頗豐,據稱有千余首,但留存下來的不到三百首,畫作更少。

有人稱贊她的詩“不類女子、絕無俗態”。

清初著名詩人、文學家王士禎稱贊黃媛介“作小賦頗有晉魏風致”。

著名學者姜紹書則稱其“楷書仿黃庭堅,畫似吳仲圭,而簡遠過之。”

雖然也有人詬病她載筆朱門,交往繁雜,涉嫌風塵之色,但是,如果可以選擇,那個女人不想活得輕松、體面又有尊嚴。

在那個戰火連綿的亂世,黃媛介憑借自己的才華與智慧,頂著偏見與非議,奮力撐起了一個家,活成了一束溫暖明亮的光,溫暖了他人,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

這樣的女子,值得尊重。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