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業務形態下服務架構如何演變?
- 動靜態資源為主的存儲分發場景有哪些技術挑戰?
- 如何使用CDN+存儲架構提升分發效率?
- 雙11最強CDN選購有什麼攻略祕籍?
以上問題,本文將為你揭開答案~
11月10日,阿里雲產品專家寒豐在雙11直播間中分享了《阿里雲CDN與存儲解決方案》,講解了在提升用戶的數據管理、分發效率的同時,如何提升用戶訪問體驗,以最低的服務成本確保服務體驗效果最佳。
傳統業務形態下服務架構的不斷變化
在過去,源站直接提供服務的情況下,通常以保障服務可用性為主,主要應對於小規模場景,整體架構的擴容需要同步擴容,彈性能力相對弱一些,同時,服務抗波動能力相對較弱。在整個業務發展過程中,資源擴容與業務增長會形成一個比較大的矛盾。
在服務優化演變過程中,架構也發生了比較大的變遷,採用分級架構服務模式,在源站與用戶交互過程中,增加內容分發層。內容分發層的的價值是最大化合理利用資源,在應用業務增長,資源能夠有效、合理地利用,減少重複的資源調用和回源帶寬消耗,隨著用戶規模增長,用戶體驗也會得到比較好的保障。
下圖為兩種服務架構的對比:
分級架構服務合理利用並最大化發揮資源效能
如何在傳統架構下,合理化源站資源投入的同時提供優質終端服務及穩定性,這是企業需要思考的重要命題。
在傳統源站服務架構中,靜態的內容的訪問,除去必要的訪問計算外,資源的獲取都是利用存儲緩存獲取。就算在源站中做了大量的存儲進行緩存,還是不能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消耗。舉個例子:若資源 A文件大小100KB,用戶訪問併發10000次,資源A被重複下載9999次,資源重複來取,形成高併發帶寬。
在這種情況下的弊端是:
1、資源重複下載,出口帶寬流量存在重複獲取的訪問
2、源站交互涉及身份鑑權,即使複用,也存在一定資源的多餘消耗
3、每次資源獲取都需要和源站交互,整體拉取時間較長,服務體驗效果差。
在分級服務架構中,在用戶的地理位置靠近的地方增加一個就近接入層,接入層做收斂匯聚,對終端用戶來說,會在最近距離下獲取資源,減少物理距離,提升資源拉取效率。在收斂層匯聚,減少源站重複資源的訪問,減少源站出口帶寬的消耗和存儲資源的消耗。
這種情況下有幾個好處:
1、收斂回源,減少源站消耗。
2、中間收斂提升命中率。
3、全鏈路智選選路最優路徑。
4、動靜自動分析,分拆響應
5、就近訪問,提升用戶獲取速度
6、用戶體驗提升,交互時間縮短
7、業務彈性服務,資源合理利用
分級架構服務下的傳統靜態資源場景實踐
音視頻訪問場景是典型的靜態資源存儲分發場景。首先,用戶側通過多種等設備採集視頻並上傳到服務端,通過CDN穩定上傳之後,大量數據存儲是在OSS上,存儲資源涉及到視頻轉碼、圖片處理等動作,作為終端用戶客戶端通過CDN的訪問可以在邊緣上快速拉取圖片、視頻等資源。整個過程中,當A/B/C/D等不同用戶客戶端拉取同樣的圖片、視頻資源時,無需與OSS進行重複交互,減少對OSS流量的消耗,對併發計算消耗也可以在邊緣進行卸載,可以更從容、彈性地應對高併發,使得資源更合理化投入來應對業務突發情況,業務更加靈活。
分級架構服務下的動靜態資源結合的場景實踐
以在線教育為主的動靜態資源場景下,除了存儲分發的同時,還需要一些回源計算。當老師在製作好PPT和點播視頻後,上傳到教育分發平臺上,學生來自全球各個區域,教育資源很難在集中區域形成高併發訪問,訪問分散熱度不集中的情況下,資源複用率比較低。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層級收斂,增加邊緣命中,確保資源高度命中的同時減少源站資源消。當用戶群體有大規模擴張的時候,也可以減少源站高額投入的同時確保服務穩定運行。同時,CDN可以保證高可用、高性能的狀態,OSS可以支持水印等知識產權保護管理等場景的應用。
如何開通CDN+存儲方案?
通過以下三步,即可在阿里雲便捷地開通存儲與內容分發的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
1、開通全站加速(DCDN)服務後,添加域名,在配置回源信息時,回源選擇OSS地址,或者選配業務源站所在地址即可。
2、配置服務完成後,在域名DNS管理上,進行CNAME配置,即可切換生效服務,過程中有更加詳細的指導文檔進一步幫助服務開通指引。
雙11爆款流量包,全年冰點價
點擊直達分會場,瞭解更多優惠
掃描二維碼,觀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