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新商業內參系列之一|2020 中國互聯網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image.png

點擊免費下載《全面上雲,迎接中國互聯網新週期》研究報告>>>

這兩年,中國互聯網迎來了極為複雜的發展。一方面,中國網民的數量增長走向飽和,流量紅利的時代徹底結束,一二線城市網民消費潛力走向飽和。另一方面,電商直播卻異軍突起,去年全年市場總規模突破4400億元。“直播帶貨”受到了各行業追捧。
事實上,隨著新基建的爆發,5G商用、雲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正在推動中國互聯網企業從過去的資本、模式和人口紅利依賴中跳脫出來,依靠新技術所帶來的巨大驅動力,持續拓展業務疆域、優化消費者服務、提高運營效率。新技術正在成為新紅利,中國互聯網企業正在邁向一個技術和數據驅動的全新週期。
6月9日,2020阿里雲線上峰會上,阿里雲研究中心與英特爾中國一起,經過長期對互聯網行業的跟蹤觀察,共同發佈了《中國企業2020》系列報告第三季——《全面上雲,迎接中國互聯網新週期》。

image.png

該報告從中國互聯網企業在數字經濟時代的發展與挑戰出發,全面闡釋了中國互聯網行業發展新週期的特徵和趨勢變化,同時提出了雲上構建互聯網企業新基礎設施的方法和路線圖,幫助中國互聯網企業在雲上成功迎接新週期挑戰、與消費者永續連接並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

以下是報告系列之一——“2020年互聯網CEO必須關注的7個重點”:

1、互聯網企業進入技術紅利新週期:隨著資本紅利、人口紅利和模式紅利的消失,技術紅利被寄予希望,中國互聯網也正在從資本密集型轉向技術密集型,但是技術紅利並非簡單的單點技術突破,而是“技術組合紅利”,同時,技術紅利應當具備普惠性,面向最廣泛的用戶群體。此外,在絕大多數情況下,技術紅利所釋放的價值是數據價值。
2、從“流量互聯”到“價值互聯”的互聯網:從表面上來看,流量貫穿始終,也給人以“流量互聯”的印象,但在中國互聯網已經從“要麼掙錢,要麼掙流量”的粗放式發展階段,進入“要掙錢,更要留住核心用戶”的精細化運營階段,“流量互聯”已經明確要轉向“價值互聯”。
3、新移動互聯網正在爆發:5G+車聯網預計會成為新一代移動互聯網的入口和載體,集合車聯網消費(零售)、車聯網娛樂、車聯網金融、車聯網出行、車聯網內容服務,以汽車為基礎的車聯網,在5G的加持下,正在變成新的智能、移動設備,聚集多種消費和服務場景,成為內容和服務界面,產生大量數據並需要互聯網體驗。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超級APP”也在持續進步迭代,一方面,形成“超級APP+小程序”的移動互聯網新生態,通過小程序這個載體,開發者有機會把“超級APP”頭部平臺的流量變成自己的流量,把頭部平臺的用戶時間變成自己用戶的時間;而隨著更多開發者的入駐,頭部平臺也有機會在穩定的流量基礎之上進行再深耕,進一步延長用戶時間。
4、互聯網“硬件化”創造新入口:“互聯網硬件化”與“硬件互聯網化”有著本質的區別。在前者的商業模式中,硬件本身的功能和銷售價值都被較大程度上的壓縮,消費者購買的並非硬件本身的功能,而是將其作為“入口”或“入場券”,獲得硬件後端的互聯網服務,並且這一服務已經遠遠超過硬件供應商甚至是平臺供應方所直接提供的服務,而是一個龐大的互聯網在線服務生態。
5、“不確定性”催生技術驅動的微粒化運營:微粒化運營必然是技術驅動的。和原來的精細化運營的概念不同,微粒化運營首先基於對物理世界不斷的高度解析,內容、內容的生產、營銷,都被微粒化了,因此,微粒化運營的關鍵是使用新技術,而不是人工,隨著使用新技術對人類及行為不斷的高度解析,我們得到的是微粒化的人,或者說,是微粒化的人的需求、人的行為、人的喜好、人的習慣,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把人作為一個整體歸集起來。
6、在線(短)視頻成為每一家互聯網企業的新壓力:對在線(短)視頻的需求,包括整個互聯網行業對視頻的多樣化需求(流媒體,沉浸式媒體,點播,直播等等新移動媒體形式),成為每一家互聯網企業的新壓力,視頻行業的技術迭代則更進一步加重了這一壓力,面臨了超高清、8K 視頻以及網絡環境的挑戰,傳統數據中心和網絡架構(包括傳統的CDN架構)也無法支撐。
7、互聯網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互聯網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甚至成為新的數字化實體經濟,是互聯網企業向商業長期主義轉型的主要驅動力。與互聯網追求“獨角獸”、“爆款”不同,為了應對持續存在的不確定性,傳統企業要想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就必須明確一個基本的、長期的經營假設。這個假設是企業的價值與行為的終極來源,是從潛意識層面“理所當然的觀念”。

想要了解更多報告內容,

點擊免費下載《全面上雲,迎接中國互聯網新週期》研究報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