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

人工智能將帶來大量失業?這個職業是數智創新浪潮下的鐵飯碗?

嘉賓|溫義飛

受訪者| 劉鬆

2020年註定是不尋常的一年,我們經歷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在疫情期間,我們在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舉辦了一次高考,隨著高考成績的發佈,越來越多的家長和學生開始關注選專業和選城市的問題,縱橫IT行業幾十年的老兵鬆哥與80後海歸創業者、財經作家溫義飛就“5G、新基建會引爆哪些就業機會”、“未來十年,工程類技術人材還會是鐵飯碗嗎”、“報考專業,人工智能、計算機哪個更香”等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從時代、產業、長期發展等方面分析即將踏入人生新階段的Z一代的成長與浪潮之間的關聯。

image.png

*後臺回覆“選專業”獲取直播回放哦

image.png

選專業:看興趣還是看產業?

Q1

溫義飛:現在正在高考報志願的時間,很多家長在報志願的時候非常頭疼,我想問您一個問題,您看依照興趣選專業比較好,還是看產業未來的發展選專業比較好?

劉鬆:這個話題如果是在十年以前可能更容易回答,但是今天我們已經進入到了一個X的時代。

 

有一位英國的歷史學家寫了一本很厚的書《20世紀思想史》,他定義未來的這些年叫新無知時代,新無知時代就是大家都變得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了,但是回到選專業這個話題,我個人一直在職場裡面看到各種各樣的人,最後每個人的路徑發展,其實還是爭取一個是相對現實的看一下哪些產業是有更大的發展機遇,無論是絕對的大容量,還是增速,比如說汽車產業在未來的十年會經歷過去一百年所沒有經歷的鉅變,是一個大的賽道和風口,所以你要選擇的行業取決於你選的具體專業。

 

所以在選擇行業的時候,你的興趣在哪裡,也起到很關鍵的因素,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70%的人要看一下這個行業在目前對於你養家餬口、安身立命的一個基本,但是還要兼顧你自己的興趣。

 

興趣對於職場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因為興趣可以給你提供持續的在職業上面的正反饋,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能獲得比一般人比其他不感興趣的人更多的成就感或者快樂,你就容易脫穎而出。只有極少數人一開始做的工作或學的專業是他天生有巨大的興趣能夠進入正反饋的,我們有一句話叫幹一行愛一行,這是一句老話了,但是確實能做到這一點的也很少。

 

但除了生存責任,包括未來要安身立命、養家餬口,包括我們要對得起自己的父母,我們需要去做一份工作,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是不喜歡這份工作的,這是有可能的,很多大部分人都會是這樣的情況。所以我們應該培養另外一個持久的愛好,因為未來的X時代也需要一些交叉的技能。

image.png

“人工智能+X”:複合型人才未來有多稀缺?

Q2

溫義飛:總結一下剛剛的話題,所以我們應該在生存和生活中間找到一個平衡點,就是在一個能夠接受的程度之下選一個能賺錢的工作,錢賺夠了再去滿足自己的興趣。當然如果同學們選了一個特別不感興趣的專業,可能對未來的發展不利,但是三年以後還是有重新選擇的機會的。

像現在這個時代,工程師或者技術相關職業屬於長期的稀缺人才。未來的十年,人工智能可能會代替很多的工種,那麼工科或者工程類技術人員,在您看來還是一個鐵飯碗嗎?

劉鬆:今天同學們在電影裡,在電視上,包括在西瓜視頻上,能夠看到各種科幻的電影,大多數渲染的是強人工智能。所謂強人工智能就是有自主意識的,它能夠替代人類,甚至有可能是有殺氣的。

但實際上我們今天的人工智能遠遠沒有那麼“強”,我們在未來可預見的20年,可能大家工作了十幾年以後都遇不到強人工智能的那種強,我們現在還停留在所謂的感知智能,用一個機器看一個東西比人看的更清楚,用機器識別語音或翻譯一個東西,離認知智能和未來的自主智能還差得很遠,所以大家也不用特別擔心。

但是由於有了今天的雲計算、大數據以及與大數據結合的智能,它確實取代了很多重複性的一些勞動。比方說當今天我們把上千萬個法律的判決還原都輸入到系統裡面,你就可以通過一個語音的方式,將想打的官司通過語音輸入案件以後系統就會比對庫裡已經存在的2000萬個案件,然後給出一個建議告訴你輸入的case贏面有多大。

所以我們也要想到一個問題,怎樣才能在有人工智能能替代你的下半場工作的時候,你能夠擁有與之相競爭的新的能力。鐵飯碗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我們要不斷地培養出自己交叉複合型的能力,不斷地在綜合性、複合性上找到自己屬於X時代的X能力。

image.png

人工智能?計算機?熱門的專業該如何選擇

Q3

溫義飛:所以在未來我們要麼在一個行業做到專家,在頭部避免了跟人工智能競爭,不要在中游去徘徊。如果覺得這個很難或者投入很大或者你自己做不到,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和人工智能去和解,發展“人工智能+X”的交叉複合型專業,擁有不斷切換賽道的能力。

那麼關於近幾年計算機報考和人工智能都很火爆,這兩個專業您看哪個更好哪一個?

劉鬆:能考上這兩個專業的人其實沒有那麼本質的區別,但是我們從業人士不建議本科就學人工智能專業。

最理想的路徑,如果各位同學真是有志於學人工智能的話,那麼本科最好是學數學的,然後碩士再去學習人工智能相關的專業,這樣基礎會更牢。但是如果是以現在多層次的人才來看,這兩個選擇沒有本質的區別,只學這兩個專業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理解,要解決其他專業的問題,比如說用人工智能解決城市治理、網格化,管理好每一個井蓋、醫療的問題。

所以,最好在X時代擁有X技能,醫療、教育、工業,這都是可以的,不要侷限在自己的專業裡。同學們從一開始就要想到未來很多專業很難從一而終,你選的專業只能代表你未來三到五年的職業生涯。

選專業的十字路口,Follow your heart

鬆哥和溫大的想法,似乎無論何種立場,都言之有理。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深入生活的各個層面,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必定是穩步增長的。

而未來的核心競爭力同樣離不開日積月累的努力、交叉學科的科研投入和新科技的加持與配合,未來十年,任何一個優質的學科人才,都不能只投入於一個單一的專業,利用人工智能這個工具為我們所用,人機交互才能在產業和學業中摩擦出更閃耀的火花。

縱觀高考這些年,專業的冷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比如 1977 年恢復高考之後,偏向基礎學科的物理、數學等專業炙手可熱,但近些年就業率高的專業明顯更受人青睞。

熱門學科時有出現,但能夠火熱多久,往往是難以預見的,比如時代潮流、行業進展、人才交替等等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它們的未來。現在大火的人工智能專業,在這樣一個完美的開端之後,或許最需要的,還是更多精力的投入和建設。

而處於浪潮之中的人,總是不容易看到這個浪能湧現多久。但退一步來說,選專業也可以純粹些,就像電影《無問西東》裡面所說的那樣,「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未來永遠屬於AI+興趣。

說回高考的志願問題,在經歷了這個夏天的考驗之後,如果你有志於進入 AI 的世界,探索計算機和人的奧祕,人工智能專業會被你 Pick 嗎?

關於報考專業,你有什麼想說的 ,

有什麼好的建議,你也可以留言說說!

往期 · 推薦

乘風破浪的“新基建”,未來十年最大的產業機遇

產品溯源,甜過初戀。吃瓜,只吃農民爺爺剛種好的瓜!

社畜本畜,在線求饒:不用浪費時間在路上的開會真香!

重磅報告 | 5份白皮書集中放送,探索後疫情時代的新機遇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